打开艺术之门 一睹芭蕾之美——中央芭蕾舞团“走进芭蕾”完美压轴“2015暑期艺术节”

标签:
娱乐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初秋的北京中山公园,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幽静,那红墙碧树、廊桥水榭很好地承袭了与之一墙之隔的紫禁城的遗风。在这一派暖意中,中央芭蕾舞团携《芭蕾精品晚会》来到了中山公园音乐堂,为“打开艺术之门——2015暑期艺术节”闭幕式压轴。
8月26日晚7:30,在唯美典雅的《古典女子四人舞》中,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这段精美的舞蹈是芭蕾中的珍品,最早由浪漫主义时期的四位顶级女明星共同演绎而成,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那一个个美妙且韵味无穷的造型是对芭蕾舞“流动中的雕塑”最好的诠释。
如果芭蕾有一个代名词,那一定非《天鹅湖》莫属,在当晚的演出中,中芭的演员们将观众带入了美丽的天鹅湖畔。白天鹅的扮演者张妍那修长的线条和漂亮的脚背,在举手投足间,彰显着芭蕾之美,当她最后被战裕田饰演的王子高高托起之时,成功带动了全场第一个高潮!
在《古典男子四人舞》中,处处都洋溢着男性的阳刚之美。孙雅莉和佘兆环表演的《海盗》双人舞通过演员高超的技术技巧和稳定的发挥,将力与美的糅合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当演员连续做“挥鞭转”、“旁腿转”或“空转”等技术技巧时,观众都会自发地用有节奏的掌声为台上的演员喝彩。
在当晚演出的所有剧目中,观众最为熟知的还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常青指路》。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当“常青指路”的经典造型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琼花的扮演者李洁,洪常青的扮演者佟锦昇和小庞的扮演者王思正用他们过硬的技术、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将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
另外,性格舞《卡秋恰》和《西班牙舞》将热情奔放的异域风情挥洒在舞台上;优秀年轻演员苏洋和刘雪晨分别表演了现代芭蕾《向往》和《Before My Time》,他们让观众在极具现代感的舞蹈语汇中看到了芭蕾舞演员身体的灵活和自由,在舞蹈的本质中体验快乐;在中国芭蕾舞剧《过年》(又:中国版《胡桃夹子》)选段《风筝舞》中,女演员李梦飞仿若男演员戚颢瀚放飞的风筝,时而扶摇直上,时而迂回盘旋。
最后,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芭优秀青年编导王思正编创的《黄河赋》为整场演出压轴,在斗志昂扬的乐曲声中,在热血与激情铺就的红绸中,在中华儿女的奋勇前行中,演出辉煌落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下午5:00,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总排练者徐刚为现场的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芭蕾导赏讲座。整个讲座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徐刚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将芭蕾的历史和中芭的情况做了一个简洁的梳理;在第二部分中,徐刚老师邀请年轻演员郑都都进行示范,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芭蕾舞中最基础的五个脚位、七个手位,以及一些最常见的基本舞姿和芭蕾的审美标准:“开、绷、直”的概念;在第三部分中,徐刚老师亲切地跟现场观众互动,其中,一位观众表达了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芭蕾的热切愿望,询问中芭有无开设定期定时的系列讲座。从观众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群众对“走进芭蕾”的喜爱是真挚的,对“走进芭蕾”的渴望是迫切的。这也坚定了中芭要将“走进芭蕾”这一对高雅艺术进行普及与推广的活动继续践行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每年暑假来临时,中山公园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活动都会为孩子们奉上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在今年连续55天的时间里,音乐堂接待了近8万名观众,这个数字说明了老百姓对艺术的深深热爱。从1995年创立至今,“打开艺术之门”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中芭也成为北京市最有影响公益教育系列演出的常客,为北京的青少年和芭蕾爱好者奉献“芭蕾之美”。我们相信,这些用爱播撒下的艺术之花一定会结满硕果!
撰稿:邱爽/审稿:蒋山、孙元娜/摄影:时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