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芭蕾之花傲放世界屋脊,扎西德勒!——中央芭蕾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队西藏之行散记(之二)

标签:
娱乐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提起高原反应,很多到过青藏高原的朋友也许会有切身体会,重则要与多日的“头痛失眠”作斗争,症状轻的也要忍受心跳加速和太阳穴的隐隐作痛,这让很多对“世界第三极”心生向往的人望而却步。今天,中央芭蕾舞团却把芭蕾舞——这一在平原地区表演都可能因耗氧量大而体力透支的高雅艺术带到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芭蕾”芭蕾普及公益演出在受到西藏高校师生热切关注之余,也牵动着众多关爱中芭的人们的目光。
为此,王勇才副团长率领的西藏演出工作组也是做足了功课,大到飞抵西藏路线、演出行程安排的设计,小到入住酒店后对遵守纪律的“三令五申”、生活作息的“千叮咛万嘱咐”和队员身体状况的“每日监控巡查”,为的就是以最佳状态迎接这次“洗礼”和挑战。
6月18日,中芭演出队抵达西藏林芝的第三天,经过前两天的适应性调整和休息,下午3点,全体人员抵达此次西藏之行的首站——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活动中心进行适应性训练和走台工作;同时,从广州赶来的“战友”在徐刚大师的带领下也顺利飞抵林芝,与大队汇合。
抵达学校后,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每日例会,通报情况,布置接下来的工作。在正式走台之前,又召开了全体人员动员会,王勇才副团长对西藏演出队初抵林芝后的情况和工作进展进行了通报,并对第二天的演出进行了动员,叮嘱全体演职员不要对高原反应“掉以轻心”,要注意休息调整,确保身体健康,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完成好此次中芭西藏首演这一光荣而圣神的任务。
随着中芭大队圆满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南巡演出之后,18日上午,参加西藏演出的部分演职员在芭蕾大师徐刚的带领下,马不停蹄从广州赶往林芝,他们抵达林芝后稍事休息就赶往演出场地,与大队汇合,充分体现了中芭人不惧困难,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这些同事,头一天晚上还奋战在南巡演出的第一线,第二天就已身在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他们将自己的热情奉献给西藏高校的师生,也激励着已经抵达西藏的其他演职人员。
令人敬佩的是,17日,灯光师刘钊从广州经成都抵达林芝后,不顾旅途劳顿,从机场直接赶赴学校,与舞美队及团部先遣人员汇合,投入到装台调光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舞美队另一位技术人员孔于壮,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演出效果,为调试灯光系统,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充分发挥技术专长,在高度近10米的对光梯上无数次上上下下,花费几个小时将学校活动中心原有并不通畅的灯光系统调试完毕。农牧学院宣传部李小兵部长对孔于壮赞赏有加,他说:“这样多次在调光梯上上下下,我们在西藏生活的人都不可能做到,中芭不愧是国家院团,中芭舞美队是一支非常过硬的队伍,值得我们学习。”同样,18日中午,刚由广州抵达林芝的音响师赵鹏飞,放下行李便奔赴演出场地调试音响,为下午走台做好充分准备,其他同机抵达林芝的舞美队技术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赴学校,投入到走台彩排工作中。
芭蕾大师徐刚在抵达林芝后稍事调整,就赶往农牧学院,和校方简单交流特邀学校艺术团助兴演出之事后,就精神饱满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丝毫看不出初到高原的不适反应。徐刚大师不仅像往常那样一丝不苟地指导演员排练走台,还义不容辞地担纲此次中芭西藏首演的“总导演”,根据高原的特殊状况,他与有关部门负责人紧急协调,合理调整节目顺序,以确保中芭西藏首秀成功。同样,团部的其他工作人员,无论是演出管理人员、还是医生、摄影师等,连续两天坚守岗位,在学校协调装台、走台工作,作为中芭的一员,大家不分部门,不论分工,齐心协力只为把芭蕾艺术的魅力完美的呈献给西藏高校师生,更期盼着中芭在世界屋脊的首演成功。
演出成败与否,演员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跳芭蕾舞,即使不是世界首创,也是屈指可数的。中芭赴西藏演出队的年轻演员们在经过短暂两天的适应性调整之后,6月18日下午,再次站上他们心爱的舞台,从练功到走台,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深呼吸、试着立起足尖、试着旋转、跳跃……”在指导老师陈丽娥、李宁和王思正等精心的提醒和指导下,年轻舞者们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次难得的“最初体验”——在雪域高原上立起足尖、翩翩起舞。
通常,普通人初到高原,在少运动少说话的状态下,需要三、四天时间才能适应高原环境,减缓高原反应;而中芭年轻可爱的演员们硬是用他们的热情、执着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抵达海拔3000米的林芝,仅休息调整了两天后就站在了舞台上。几个动作组合下来,演员们已切身体会到高原反应的“洗礼”,大口吸气才能调整的呼吸,旋转过后的胸闷、晕眩无时不刻不在困扰着大家。随队医务人员和团部其他工作人员也是“严阵以待”,手拿着早早备好的氧气瓶站在舞台两侧,随时准备为演员“供氧”。走台彩排过程中偶尔出现演员因缺氧体力不支走台中断的情况,尤其是运动量巨大的双人舞、独舞和技巧难度大的舞段,在平原地区跳下来都气喘吁吁,更何况是在如此高海拔的世界屋脊。演员们不得不在下台后立刻吸氧以缓解肺部的极度不适。可一旦站上舞台,他们却总能把最优雅挺拔的身姿留给台下的观众,丝毫没有流露出畏难情绪,尽管是彩排走台,演员们也拿出十二分的状态力争把每个动作做到位,为19日首演的完美呈现做好万全准备。同时,考虑到演员的身体状况和高原特性,徐刚大师专门为双人舞演员和最后大谢幕调整动作组合、减小动作幅度,以减轻演员的运动量,确保艺术质量。
的确,从没有哪个时刻像这次,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如此牵动全团人关切的目光;从没有哪个时刻让大家更深切的体会到中芭这个集体的温暖与凝聚的力量,并以身为其中一员而无比自豪——收获感动,也汲取能量,考验与历炼中方显这支队伍团结的力量。中央芭蕾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芭蕾”西藏首演在即,让我们预祝6月19日芭蕾艺术雪域高原的首秀圆满成功!在此借用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呈现在舞台前的一句感人肺腑祝福语:“祝中央芭蕾舞团全体演职人员身体健康,扎西德勒!”
撰稿:马小然/审稿、改稿:蒋山/审校:孙元娜/摄影:刘阳(特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