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深”舞动红色经典 英雄赞歌响彻 “华夏之根”——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走进渭南

标签:
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5月20日清晨,“娘子军”们在邕城南宁掀起的澎拜热潮还未退却,中央芭蕾舞团的巡演队伍又再次收拾行装,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在近6小时的旅途劳顿后,终于抵达中国版图的最中心——陕西省渭南市,这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次来到渭南。21日晚,千余名观众走进剧场,与我们一起见证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一用足尖诉说的经典传奇再次延续。
渭南素有“华夏之根”之称。无论作为中国“北京时间”的标准出处,还是汉字的创始地,渭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都当之无愧。中芭此番来访,激动兴奋之余,更深深领略到这片孕育华夏文明沃土的丰厚魅力,而《红色娘子军》这一中国芭蕾经典也让渭南人民以他们熟知的“中国故事”,第一次感受到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的魅力。在紧锣密鼓的巡演间隙,中央芭蕾舞团特地安排了“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走基层”的惠民演出,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将芭蕾艺术之美深植于基层的沃土,浸润基层百姓的心田。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央芭蕾舞团的看家剧目,集体创作十年磨一戏。无论在音乐上还是“美感”上,《红》剧在当时都是一种创新。除了表达民族情感方面独树一帜,在艺术展现上也打破了古典芭蕾程式化。继1964年首演之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已走过50余载,足尖起落间划出时代的轨迹,悄然完成了从奇迹到经典的蜕变。
此次演出的剧场渭南大剧院是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剧院,投入运营使用仅一年。巧合的是,渭南大剧院与北京天桥剧场同样出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之手。在设计建造之初,完全参照了北京天桥剧场的结构与格局,俨然是中央芭蕾舞团的“第二主场”,让演员们瞬间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21日傍晚的渭南阴雨蒙蒙,却挡不住渭南观众如火的热情。三层一千多个座位的观众席座无虚席,无数次潮水般的掌声和动情之处的欢呼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在剧场工作人员的记忆中,这是近十年来第一次有如此高规格的芭蕾演出来到渭南。观众们难掩兴奋之情,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高大上”芭蕾演出竟然来到家门口,堪称是渭南的一大文化盛事。不少观众朋友驱车专门从西安赶来观看演出。
演出开始前,芭蕾大师徐刚就芭蕾舞的起源、历史、中国芭蕾的现状及芭蕾的观演礼仪进行了简要介绍,一下子拉近了现场观众与西方芭蕾艺术的距离。徐刚大师还特别介绍当晚的演员中有两位陕西籍的演员——洪常青的扮演者李科与小庞的扮演者王浩,瞬间让现场观众对当晚的演出充满了亲切感。当晚的演出,琼花由李洁饰演,她纯熟、动情的肢体表达将戏中人物倔强坚毅的个性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准确地呈现出来;洪常青的饰演者李科一出场便以他正气凛然,机智沉稳的英雄形象征服了全场观众的目光;鲁頔扮演的连长,王琪扮演的小娥,王浩扮演的小庞,侯爽扮演的战友,李俊扮演的老四,周兆晖扮演的南霸天,每个角色都在中芭演员们的塑造下生动传神,有血有肉,深得观众朋友们喜爱。
5月22日,中芭还将带着这一中国芭蕾的扛鼎之作,继续与您相约渭南大剧院。届时将由侯爽扮演琼花,佟锦昇扮演洪常青,于洋扮演连长,孙晓倩扮演小娥,王浩扮演小庞,朱妍扮演战友,刘凯扮演老四,李科扮演南霸天。让我们期待中央芭蕾舞团继续用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将革命精神世代相传!
撰稿:马小然/审稿:孙元娜/摄影:时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