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 走芭万里行(十五)——中央芭蕾舞团“2015年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艺术甘霖,浸润心田,艺术之花,香满柳州。4月24日,中央芭蕾舞团“走进芭蕾”小分队来到了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铁路背景的高职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1400余名师生奉献了一场芭蕾的饕餮盛宴。当天“走芭”的舞台设在了柳州铁路工人文化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同学们欣赏到最美的芭蕾艺术,通过协调市教委,特意把演出安排到了这里。由于走芭日程的特殊性,当天的演出安排定在了下午,半个月来辗转奔波于各所高校,见惯也适应了的学校礼堂非专业的舞台,来到文化宫,面对久违了的专业级舞台场地,演员们似乎格外兴奋,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当天的排练演出中去。
16场“走芭”之旅,我们用最火热的激情体验着一程程的辛苦与奔忙,用最美的芭蕾艺术编织出一章章青春的咏叹与华彩。“走芭”,是我们年轻的印记,用我们的青春辛勤灌溉,也滋养、丰满了我们的青春。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中芭最年轻的演员在这一段青春旅程中的“走芭”心语。
王书韵
17岁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走芭’。因为我的舞伴受伤了,所以这次我的演出安排相对轻松很多。虽然跳的不是太多,但我丝毫不敢放松自己,因为接下来的演出任务挺重的。我觉得平时我得更努力一点,才能有机会在‘走芭’呈现更多作品。”
张旗 17岁
“‘走芭’让我感觉收获特别多,每天很充实,每天都能演出感觉很幸福。”
郑都都 17岁
“这次我们演出量很大,几乎每天都在演,或是在省、市之间辗转。虽然特别辛苦,但是我觉得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每次看到台下那么多观众同学们看我们演出,就会觉得很开心很值得。”
吴婳婳 18岁
“这20多天的‘走芭’日程非常紧,我们也非常累。但是在这段时间我们积累了不少舞台经验,也丰富提高了我们的表现力,我们通过‘走芭’适应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同时在不同的舞台上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一个好演员必须要铺满整个舞台。其实第一天上台的时候心里还挺虚的,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我们在舞台上更加自如,更加放松了,其实越放松跳的越好,也越能把最美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谷雪儿18岁
“这次经历了那么多场“走芭”的演出之后,觉得对自己的舞台经验和艺术修为都提高了特别多。另外跟团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舞美队的哥哥姐姐们也相处的特别好,对团里各个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很大。”
张倩倩 19岁
“‘走芭’上舞台的机会很多,每天都可以在舞台上锻炼自己,丰富舞台经验。今天正巧是我的生日,能在演出的时候过生日当然觉得很特别,也很高兴,还有大家一起陪我,感觉很幸福。”
孙葆岑 19岁
“这次能跟团里出来'走芭'真的很幸运,首先得感谢团领导与老师,能让我在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走出北京,来到校园,为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演出。在这一场场演出中,我们积累到了经验,也'赚'到了经历,希望这些经历能为我们日后在更大的舞台上跳舞打好基础。以前有时我也会感到迷茫,但在'走芭'的一场场演出中却让我渐渐体会到,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闫华龙 19岁
“对于这次‘走芭’,虽然说是普及高雅艺术,但我觉得对于我们演员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的机会。每一场的舞台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一场都需要先去适应舞台,适应环境。我觉得对于演员来说,在舞台上表演首先要有自信,首先我们自己需要有热情和激情,这样才能更多的去感染观众,也让我们的表演更有意义。我们需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这样我们自己跳的也更开心。”
杨治 19岁
“感觉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时候跳好了会挺开心的,跳不好也挺开心的。虽然很累,但通过‘走芭’,慢慢感觉到身上的功夫比在团里提高的更快一些。刚开始几场演出劲头比较足,后面也会比较疲劳,但作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有职业素养,要坚持下去。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刘亚衢 19岁
“我对这次“走芭”的体会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前上台演出好像只是为了完成剧目的需要,但现在上台,作为一位专业的舞蹈演员会更多主动的让自己进入到角色里面去,学会塑造角色,表现角色。这一点很重要。”
胡斯毅 20岁
“这次‘走芭’,虽然说演出特别疲惫,但是每场演出都能得到锻炼,是特别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借用一句中国现代诗人艾青在诗中对芭蕾舞的描述,献给这些年轻的演员们,“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当美妙的芭蕾拥有这样一群寄托芭蕾事业未来希望的年轻人的时候,这一切岂不是更加美好么?
撰稿:高虹、马小然审稿:孙元娜/摄影:于国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