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鹤情 大爱魂——中芭举行大型原创芭蕾舞剧《鹤魂》首次新闻发布会

标签:
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2015年4月20日,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正式向媒体宣布,9月23日,中央芭蕾舞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鹤魂》将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全球首演。届时,这部有着历时多年的梦想等待、5年的创意锤炼以及近2年的舞剧编创的呕心沥血之作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舞剧中“浓香四溢”的情感交织、荡气回肠的生命赞颂、华美壮阔的舞台呈现都将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的巡礼
原创芭蕾舞剧《鹤魂》所呈现的将是一场对美好青春与珍贵生命的崇高礼赞,“她”将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图卷。舞剧中象征吉祥、高洁、忠贞的丹顶鹤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美好馈赠;而以“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出的美丽善良的女孩“梦娟”,投身养鹤事业、又为救鹤而献身的感人情节,更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有力注解。观众在品味芭蕾舞剧《鹤魂》的同时,也能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守望中,感受到那份崇高的天性之美和人性之美,在舍“我”利“他”的壮丽诗篇中还能够重温那首生命谱写的青春赞歌,在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想境界中,更能寻回那颗原本明澈的初心。
芭蕾舞剧《鹤魂》的创作历程也可以说是一次“回归本真、天人交融”的过程。早在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亘古不变的规律,中芭将这一规律作为剧团在芭蕾艺术创作中的命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芭蕾舞剧《鹤魂》的创作团队更是从2008年起至今,不断地赴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围绕丹顶鹤的形态、习性,养鹤工人们的辛勤劳作和艰苦环境,人与鹤的真情实感进行实地采风,为创作汲取第一份“养料”。而这一次次的采风过程也正是中芭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型代表。采风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养鹤工人们的身影,仿佛让创作团队的艺术家们再次看到了护鹤英雄徐秀娟的身影,也看到了舞台上“梦娟”的化身,更是让大家真切的寻觅到了爱鹤之“魂”的根源所在。一次次“寻根”之旅的宝贵收获让创作团队的艺术家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丹顶鹤栖息地原貌,也让大家更深刻的发掘出“护鹤英雄”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寄托。
如今,芭蕾舞剧《鹤魂》正在中芭人夜以继日的打磨中即将功成愿遂,这多年的漫长等待、5年的创意锤炼以及2年的舞剧编创也即将梦想成真!
作为国家级芭蕾舞团,中芭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最为严苛的艺术追求,更有着无数享誉世界的传世佳作:无论是《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小美人鱼》等世界经典名作,还是《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等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无不彰显着中芭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圣洁高远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愈加广泛、密切,中国芭蕾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一曲能够奏响时代旋律,能够通达心灵真、善、美的“华彩乐章”来承前启后,代表新时代下的中国芭蕾发展进程,也让世界更深的了解中国芭蕾的现状。这部即将面世的芭蕾舞剧《鹤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呼唤下、在这样的使命召唤下,在中芭人的手中倾力打磨而成。如果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芭的“传家宝”,那么芭蕾舞剧《鹤魂》将是中国芭蕾未来发展的“试金石”。
年轻的精气
此次,中芭在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背景下,以“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进行创作,并以这个最接地气儿的题材,讲述着一个美丽善良的大学生“梦娟”为追求理想而奉献出青春生命的感人故事。在这部芭蕾舞剧的编创过程中,中芭不但再现了50多年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过程中汇聚全团之力集体创作的高涨热情,更是着力打造着一支愈加年轻化、并具国际视野的编创团队。
编导之一的马聪,来自美国塔尔萨芭蕾舞团,但也曾是中芭优秀的艺术家,他以中西融通的艺术创作视野,睿智灵动的编舞风格,为整部舞剧带来了时尚、现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制作水准。而“原产”自中芭的青年编导张镇新作为舞剧的另一位编导,则以中国当代青年的视角阐释出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并以自己丰富的舞台经验,宽泛的舞蹈技艺,在不断地突破着创作中的一个个难关、实现着舞台上一段段完美的瞬间。青年作曲家沈逸文目前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擅长用富含浓烈中国文化底蕴的编曲、乐章,以气势恢宏的音乐张力,在舞剧中表达对于青春的歌颂、对于生命的礼赞。舞美设计师龚勋、灯光设计师邓文,也“原产”自中芭,两位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进入剧团工作至今,精细打磨了多部芭蕾舞剧,并创作了出一批优秀的舞台作品,蜚声国际。服装设计师李昆更是自小习舞出身,对于舞剧服装造型的把控得心应手,多次与中芭合作,创作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作品。
可以说,这支新时代下的国际化“青年突击手”们正是舞剧《鹤魂》的神、气、魂!也正是他们用青春的心血与汗水,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满怀期待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作为《鹤魂》总导演、制作人的冯英团长曾在创作初期这样阐释道
撰稿:孙政、李迎辉/审稿:孙元娜/摄影: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