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邀贵大校长郑强做“中国梦,中华复兴之梦”专题讲座

标签:
杂谈郑强中国梦中华复兴之梦中央芭蕾舞团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如何从文化发展角度认识这个被称作“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如何让中华文化艺术繁荣之梦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6月12日下午两点,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应中央芭蕾舞团冯英团长之邀,来到中芭四楼小礼堂,为全团演职人员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梦 中华复兴之梦——当代中国教育与国人价值取向》的讲座。党委书记王才军、副团长王全兴、副团长张艺,以及中芭在京所有演员、演奏员、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地聆听了讲座。
郑强教授以轻松幽默、激情生动的话语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郑强教授认为,要实现中国梦,中国人就要有“对中华复兴有深刻的领悟,对祖国故土有深厚的情感,对民族文化有深度的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靠文化,而文化的体现在哪里?郑强教授认为,文化的体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这里关涉到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发明和创造,需要梦想和冲动;梦想和冲动,需要天性和激情。”与国外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得到了家长、长辈太多的呵护和溺爱,这不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教育方式。教会孩子“诚实做人”、“不怕艰苦”,才真正给了孩子一生用之不竭的素养和财富。
“面对以往的历史,面对我们的先人,应该心怀感激和敬畏,任何轻言和轻慢,都是浅薄与无耻。”对于国人价值取向和爱国主义教育问题,郑强认为,应该强调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讲到此处,郑强特意指出,他参观了中央芭蕾舞团的展室,那里陈列的中芭历史资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芭人铭记历史、敬重先贤的做法让他由衷赞叹。
对于发展中国芭蕾艺术,郑强教授认为,芭蕾舞不是产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西欧的文化。我们要原封不动地把它的精髓学来,但是如果只演国外的舞蹈,那么它在中国大地是不能植根的。由于中芭有《红色娘子军》等民族舞剧,所以中国人民才会更加热爱它。所以,要追求非对称优势,尤其是非对称文化优势。
“‘强哥’到这里来,完全是出于对中芭的崇敬。我觉得在物质富有的时候,中国缺高雅和高尚。看到你们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时,我是那么兴奋。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太需要你们了。在作为教授的我心中,你们是值得尊重的人。”在讲座接近尾声时,郑强勉励中芭人:“崇艺尚舞,就是要有‘三深’:对中华复兴有深刻的领悟;对祖国故土有深厚的情感;对文化品位有深度的自信。”
为时三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一致认为,郑强教授的讲座发人深省,振奋人心,让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和感悟,全团励志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再建新功。
郑强,1960年生于重庆,在浙江大学任教期间,曾被授予“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称号。近十年间,他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高校、企业、部队、机关、中学乃至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200多场演讲。他的演讲与他所研究的高分子领域关系不大,但却涉及人才、科研、教育等与高校和人才息息相关的话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中央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栏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予以专题报道,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撰稿:孙豪/审稿、摄影:孙元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