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组合”挑战《堂·吉诃德》——邱芸庭、盛世东访谈录

(2014-05-15 14:47:54)
标签:

《堂·吉诃德》

中央芭蕾舞团

盛世东

邱芸庭

文化

“新组合”挑战《堂·吉诃德》——邱芸庭、盛世东访谈录
邱芸庭:在磨合中成长
《堂·吉诃德》是我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参演的第一部大戏,很荣幸可以和盛世东老师做搭档,出演中芭的保留剧目。这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与我过去八年接受的传统芭蕾舞训练不同,中芭不仅注重对舞者舞蹈动作的训练,更注重演员对剧本剧情的把握,对人物的刻画以及自身修养的提高。
为了充分展现《堂·吉诃德》剧中女主人公“吉特丽”热情开朗、狂野奔放的人物性格,我不仅在课下自己翻看大量芭蕾舞视频,在经典中领悟芭蕾舞的精髓,更要经常和各位老师交流,获得宝贵的经验。我从张卫强老师和盛世东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第二幕的慢板双人舞,盛老师给我的启发很大,经常在课下指导我,告诉我芭蕾舞的每个动作都有潜台词。舞蹈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要通过动作把剧本的潜台词说出来,并要把握音乐的节奏,这样才能保证音乐和动作的一致性,在起承转合之中展现角色的个性。我认为自己在技术方面可能问题不太大,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进入角色,要将一个具有西班牙风情的女孩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我个人十分喜欢《堂·吉诃德》这部大戏,尤其是开场的变奏,是全剧的一个亮点。可以说,该剧在一开始便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充分展现了西班牙民族欢乐、奔放的艺术风格,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堂·吉诃德》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不仅让我完善了舞艺,更让我懂得了一个优秀的舞者丰富的内涵。我十分荣幸可以和各位大师进行合作,希望自己可以在磨合中成长,为观众们献上一出精彩的《堂·吉诃德》。

“新组合”挑战《堂·吉诃德》——邱芸庭、盛世东访谈录
盛世东:用灵魂舞蹈
鲁道夫·纽里耶夫版的《堂·吉诃德》是中央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2013年,在纽里耶夫关门弟子曼努埃尔·勒格里的指导下,中芭对《堂·吉诃德》进行了复排,我有幸在那时出演这部剧。所以,今年是我第二次在全剧中扮演男主人公“巴西里奥”这个角色,只不过这次有了新的搭档——青年演员邱芸庭。以老带新一向是中芭的优良传统,能够让新秀更快地成长。在我们合作的过程中,我和邱芸庭不断磨合,虽然偶有挫折,但我们逐渐培养出了表演的默契,以更好地诠释这个剧目。
我有幸在三年前和曼努埃尔进行过合作,他为我和张剑编排过双人舞,亲身传授了很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经验。比如芭蕾舞动作只是舞蹈的载体,而非全部。在保证舞蹈动作完成的同时,更要注重节奏的处理、人物的刻画、情绪的渲染等。在我看来,芭蕾是一门美的艺术,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形体之美,更是舞者综合能力之美。所以在处理“巴西里奥”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希望可以在一举一动、一颦一蹙间传达出角色的个性。摆脱了对舞蹈技术的担忧,我可以更加投入到表演之中,用灵魂舞蹈,享受整个过程。
《堂·吉诃德》有别于含蓄内敛的古典芭蕾舞剧,整部剧有着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情,热情奔放,让演员十分过瘾。剧中有很多的哑剧表演和幽默片段,既给予了演员足够的空间表现剧中此时此地的情绪,更让观众可以在欢笑中欣赏芭蕾舞之美。也许《堂·吉诃德》并没有《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芭蕾舞剧那样家喻户晓,因为很多民众仍然认为芭蕾舞是一门阳春白雪的艺术。但我希望可以让大家了解到芭蕾舞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可以贴近民众,展现现实社会中的林林总总。我认为我们有使命、有责任宣传芭蕾舞艺术。希望《堂·吉诃德》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更多的人了解芭蕾舞的魅力。

采访撰稿:孙豪/审稿:孙元娜/摄影:司廷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