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万家 世纪经典《红色娘子军》回“娘家”——中芭赴琼海慰问演出侧记

标签:
《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琼海市海逸广场文化 |
1月10日下午,万泉河畔,琼海市海逸广场,面北而建的临时舞台上,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布置,但,那摇曳的椰林,高大茂盛的树木,弯弯的河流和静逸的小岛,风清草绿,明媚阳光,俨然是得天独厚的布景,可谓天作之合。
舞台下面,几千把临时座椅整齐地排列在临靠大道的广场上。下午三点半,座位上就整齐地坐着部队官兵和自发赶来的百姓群众。座席周围,陆续出现一层挨着一层的人墙,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站着,甚至舞台背后的草坡上,密密麻麻地坐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
在这个浑然天成的露天舞台上,中央芭蕾舞团举办“纪念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重回故里慰问演出”,为这部经典舞剧庆祝她的50岁生日。
追根溯源,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琼海是琼崖革命的发源地,也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20世纪30年代,诞生在海南岛万泉河畔的红色娘子军,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英勇斗争,顽强不屈。她们奋勇杀敌,所向披靡,英名威震宝岛。在《红色娘子军》首演50年之际,中央芭蕾舞团携这部剧作回到故乡进行慰问演出,也是来感怀海南琼崖纵队的先烈们。正如冯英团长在演出前的致辞中说的“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娘子军特务连在万泉河畔成立,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编创的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首演,从此中芭与琼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我们很高兴在时隔三年之后,再次回到琼海举办慰问演出,我们的心情格外的激动。对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央芭蕾舞团全体演职人员向家乡人民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刘曦、海南省文体厅艺术处副教研员鲁石衷、海南省群艺馆馆长莫清桥、中共琼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坚、琼海市人大副主任陈忠浩、琼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为华等领导与近万名琼海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开演之前,中央芭蕾舞团的“娘子军”们,在冯英团长的带领下,将几十袋大米和几十桶食用油发送给曾为琼海的解放立下功劳的革命后代的代表,重现了新中国解放前万泉河畔“军拥民来民拥军”的场景。场面温馨感人。中共琼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坚致辞说:“今天,中央芭蕾舞团在我们琼海演出,充分体现了中央以及省对我们琼海的关爱。也是我们上级文艺系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真心关心基层群众的重要举措。”
下午四时,“向前进,向前进……”,“万泉河水清又清……”一个个熟悉的旋律在万泉河畔响起,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式开演。观众们争相目睹“娘子军”的风采,来重温永恒的红色记忆,重温那火热的革命激情,把现场观众带入了历史的长河,带进了50年久演不衰辉煌的背后。
当天在万泉河畔的演出与以往的演出组合有所不同,安排了三对“琼花”和“洪常青”参与《红色娘子军》选段(第一场、第二场、第四场)的演出。每场由一对“琼花”与“常青”扮演。“琼花”张剑、鲁娜、朱妍一一出场。她们表演的“足尖弓箭步亮相”、“倒踢紫金冠”、“乌龙绞柱”、“掀身探海”、“大跳”等一系列精湛准确的动作,把主人公苦大仇深、顽强泼辣、勇敢刚烈的性格表现得完美到位。由周兆辉、李科、佟锦昇扮演的“洪常青”在“大刀舞”等一系列舞蹈中,表现了主人公的豪迈与刚健的性格特征。“小庞”王浩与“洪常青”合演的“侦察舞”在打击乐与管乐的联奏中完成了三组不同的“亮相”造型,刻划出红军侦查员沉着、机智、勇敢、敏锐的性格特点。而在当天的群舞表演中,也是亮点频出,“赤卫队员五寸刀舞”利索灵巧,各个人物的舞蹈动作,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舞蹈和戏曲动作与芭蕾的巧妙融合,演员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三个场景的表演中,台上,剧情发展风云变幻,优美的舞姿令人惊叹;台下,激动和欢笑、掌声和节拍相互交织。盛开木棉花的英雄树、茂密的椰树、高大挺拔的榕树、秀丽多姿的万泉河畔……人们在这再熟悉不过的美好景色中一次次被演员的精彩表演吸引、折服。有的观众随着音乐,一边轻轻地哼唱着经典的旋律,一边打着拍子,陶醉于演员们高超的表演和精彩的故事之中;有的则忘情地盯着舞台上的表演,双眼饱含热泪而浑然不觉。
演出结束后,出席活动的文化部官员和琼海市的领导走上舞台,与中芭演员合影留念。广大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仍迟迟不肯离去。他们将走下舞台的演员“截”住,不停地拍照,并与其合影留念。央视及海南当地多家媒体对中芭演员、现场观众进行了采访录像。
《红色娘子军》五十载重回故里赴琼惠民演出,震撼了无数“娘家”人的心。40多岁的王女士在海口已看过两场演出,9日又特地赶到琼海观看。“我们这一代人对《红色娘子军》太熟悉了,电影、芭蕾,都看过”,王女士动情地说,“海南人民之所以喜欢《红色娘子军》,除了是经典作品外,还因为这是个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反映了海南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激动。”
新疆乌鲁木齐武警指挥学院教“文学影视作品鉴赏”课的章教授,他看了今天的演出,非常激动。“今天看到芭蕾舞的演出,首演50年啊,非常高兴。《长征组歌》、《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我们都是看着这些长大的,受着这些作品的熏陶,一直影响到我们的一生。非常高兴。”在章先生看来,《红色娘子军》最精华的是把国外的艺术和国内的革命传统结合在一起,这样对年轻后代是最好的教育。“通过舞剧,把我们年轻一代的意识连接到我们的革命意识上,知道我们的江山来之不易。看到海南妇女翻身解放,她们怎样浴血奋战,靠自身奋斗,靠自身力量才能解放”,章先生说,“来到万泉河演《红》剧,体现党的下基层政策,民众对此很欢迎,所以请多来走走。”
11日,全团兵分两路分别奔赴西沙群岛的三沙市和三亚市继续“娘子军”回家乡的慰问演出。
撰稿:孙豪/审稿:王进凯、蒋山、孙元娜/摄影:司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