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堂.吉诃德》系列专访:王全兴副团长

标签:
芭蕾堂·吉诃德中央芭蕾舞团王全兴访谈 |
《堂·吉诃德》对中芭来说并非陌生。我自己也是跳过《堂·吉诃德》。这部戏里的很多角色——斗牛士、方丹克和吉普赛的领舞、独舞、群舞等,我都跳过,所以我对这部戏很有感情。当时,纽里耶夫大师来团亲授《堂·吉诃德》,我们有幸得到了大师手把手的指导和培养。
《堂·吉诃德》这个戏对舞蹈演员来说,难度非常大。它不但时间长,而且在体力、技术等方面对演员的要求非常苛刻。无论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各个舞段都非常吃功夫,当然,也非常精彩。尤其是男主演,从一幕到三幕,几乎每一幕都有大段的双人舞、变奏、coda,还有和其他演员相互配合的舞蹈。所以,当每次跳到最后,男主演几乎都躺在地上起不来。因为有这么高的技术要求,所以一般的芭蕾舞团很难演。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讲,敢演《堂·吉诃德》,就说明剧团在艺术上正处于鼎盛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大师给我们排练的时候,也是非常着急。那时,我们团也正处于人才济济的时期,光主演就有5对,这对于一般院团是很难想象的。当时的演出盛况难以想象,影响很大。《堂·吉诃德》作为团里的保留剧目,真是验证当时剧团艺术水平、技术水平的风向标。
《堂·吉诃德》要想超过过去的水平,是有难度的。当时的主要演员在技术、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水平。而现在,我们必须要超过他们,因为很多观众看时都会有比较。相信我们中芭在经过了十多年“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包括与俄罗斯、丹麦、法国、英国等学派的广泛交流,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现在的演员一定会有新的感受融入到舞剧当中。新一代的演员,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在技术、体力上都更强一些,在风格的把握上,他们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样,观众看着可能更加过瘾。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很期待。为把这部戏更好地展现给大家我们已经排练了将近两个多月,并还在不停地努力。
关于《堂·吉诃德》的宣传工作,我觉得对任何一个表演团体来说,宣传都是非常重要的。中芭的宣传是以演出部为龙头,资料信息部等各部门积极配合。我们这次的宣传工作有几大亮点:我们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目的都是想要让更多的观众、媒体来关注《堂·吉诃德》。在每次媒体发布会上,大家都会问到:这是部什么戏?也有很多人一谈到《堂·吉诃德》,总认为即使表现得再好,它也只不过是个“老头儿”戏,所以并不重视。而实际上这是以堂·吉诃德为主线,来讲述一对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一部戏,有很多的看点,很多观众对此并不知情。所以,我们就想通过海报、杂志、专访等平面、视频以及网络媒体等宣传手段,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对这部戏有一个好的理解。所以,我们也是从几方面来找切入点,也向中芭的粉丝们,尤其是尚未进入剧场,对中芭还没有深入了解的朋友们,能够通过这部戏,感受到中芭的艺术氛围,这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
此外,资料信息部制作并在中芭官网上传了两个宣传片,很多人看了,都觉得很有创意,产生了去剧场观看这部舞剧的兴趣。这就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目的,也非常好地配合着《堂·吉诃德》的复排首演。
《堂·吉诃德》这部将近停演十年的大戏要恢复演出,当然主要是为了纪念纽里耶夫诞辰75周年、逝世2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年度,世界各国都在纪念,中芭更应该做这个工作。我们应该用最好的艺术质量,最好的宣传使观众走进剧院观看《堂·吉诃德》演出,才是纪念大师最好的方式。
中芭一年演出很多戏,但一部戏的首演能连演5场,对我们来说也是少有的。这次我们也利用自己的剧场,连续演出5场,我想也能够把更多的观众吸引到剧场里边来,亲身的感受我们演员的艺术魅力,看他们怎么样演绎自己的角色。芭蕾舞剧《堂·吉诃德》的各个版本中,纽里耶夫的版本是技术最难的,也是最好看的。这次,我们还为了演出效果,重新打造了新的舞美和服装。我觉得会有一种新的感受。这部戏看完之后,会感到非常过瘾。
在世界上所有纪念纽里耶夫大师的纪念活动中,中芭的活动分量是较大的:第一,复排《堂·吉诃德》这部戏本身就是个大动作;第二、中芭用了最大、最强的舞蹈演员阵容;第三,交响乐团也一起上阵,他们为这部戏的演出已经排了很长时间;此外,舞美、演出、宣传都为该戏投入了最大的精力。这部戏是我们团在2013年度中最大的一个项目。我认为,能让经典之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文字整理、摄影:孙豪/审稿:孙元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