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交奏响“天国之声”

标签:
徐步水墨画歌唱家副院长雨打芭蕉文化 |
8月14日晚7时半,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马勒•天国之声》音乐会。当晚,芭交奉上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所做的《广东音乐组曲》,并倾情上演德国著名作曲家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张艺执棒,中央歌剧院独唱演员李晶晶加盟该场演出。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等亲临演出现场并观看演出。
音乐会上半场演奏的曲目是叶小纲的《广东音乐组曲》,一种亲切的声音传来,很快就带来了清新、柔婉的南国风韵,一扫上班族劳碌一天的紧张与疲惫。四个乐章中,《雨打芭蕉》刻意描写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情,乐队音响富有“湿”意;《饿马摇铃》亦欲突出“铃声”,然对此情意之表达稍差人意;《旱天雷》末段对“雷声”的描写比较合理,整体呈现出轻松、愉快的情趣。
《平湖秋月》是《广东音乐组曲》中编配最为殊胜的乐章。清晰的旋律线与贴切的和声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乐队色彩迷人,柔美、干净、晶莹剔透;赋予音乐诗情画意: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情,有“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之景。 芭交音响本以清新、柔韧见长,演奏此曲,顺意自然。一曲终了,观众为张艺指挥邀请上台的作曲家叶小纲投以热烈的掌声。
相对而言,下半场的“马勒四”更加动人。芭交对“西方音乐”的把握要比“民族音乐”的把握更为精准。可以看出,张艺指挥精心挖掘了这部最受欢迎和通俗易懂的马勒交响曲中的“童趣”的特色,整个音响层次鲜明,色彩丰富,有梦幻、轻松、愉悦之美。这是一部旋律典雅而清新,充满明朗的抒情性的音乐作品,曾被比作“童年的画页”、“田园诗”等,它的情调闲逸,幽默可亲,主题多具有歌唱性。
在清新、无邪的情绪和清晰纤细的织体中,乐队精心勾勒着流畅动人的旋律线条,热情不断上升,在高潮时达到轰鸣般的音响。整部作品的演奏中,突出声部表现都比较良好:短笛、长笛的音色迷人,小号、圆号的力度控制准确,低音大管、贝斯“托底”十分到位。独奏乐器表现也比较突出:单簧管扬起管底使其正面朝向观众席,以增加音量和力度;第二乐章琴弦全部调高一个全音的独奏小提琴音色极富趣味。第四乐章,歌唱家李晶晶展现了她完美表达、控制音乐情绪的才华,音色温暖,亲切感人。张艺指挥则有恰到好处的用力和适度的发挥,整个乐团效果具有半室内乐性质,如水墨画一般。
在“天国之声”中,芭交再一次为观众来带了较为完美、精致的音乐。在指挥与歌唱家三退三返的谢幕礼中,热情的观众为音乐家们致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直至确认没有返场演出后,观众才徐步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