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首场舞动北服——中央芭蕾舞团走进北京服装学院

标签:
至此服装设计代人尖叫声现代舞文化 |
2013年5月14日晚6:30,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芭蕾舞团走进北京服装学院”的演出正式开演。与此同时,中芭赴辽宁、黑龙江和宁夏、新疆的另外两个分队也分别为当地的高校师生送去了中芭普及芭蕾艺术的热忱和对莘莘学子的问候。至此,中央芭蕾舞团“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春意盎然的四月和五月,对于中芭来说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忙碌的季节,在先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剧团在京陆续演出了《第四届芭蕾创意工作坊晚会》、《追梦——2013演员年度考核汇演》,以及“为纪念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首演100周年”而创作的年度大作《春之祭》的世界首演。剧团演职员们甚至都来不及休息和调整,马不停蹄地兵分三路赶往各地,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一年一度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虽然日程紧、强度高,但是演职员们依然抖擞精神,全力以赴,将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现给热切渴盼艺术的莘莘学子们。
今晚,在党委书记王才军的带领下,北京分队一行五十余人来到北京服装学院,浓郁的艺术氛围是我们踏进校园的第一感受,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质的学校中演出,我们希望不仅是对芭蕾艺术的传播,更能碰撞出一些艺术的火花。据校方老师介绍,演出前半小时就已经有大批的师生赶到礼堂占座,这里平时多是举办一些学生们自己的演出活动或者其他一些门类的演出,前来观看的人数也不算太多,而今天则出现了大批师生提前涌入礼堂的盛况,大家都渴望争相一睹芭蕾艺术的魅力,实为难得。我们听闻,甚是鼓舞和欣慰。
今晚的演出是中芭的品牌项目——“走进芭蕾”,这是一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已逐步固定为芭蕾普及典范的演出模式。今晚应校方要求,考虑到其他校区的学生要赶班车返回学校,故取消了演员课堂练习展示以及观众互动的环节。演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国家一级演员、中芭首席主演朱妍简叙芭蕾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中国芭蕾的发展简况,朱妍沉稳而大气的讲解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台下师生领悟芭蕾艺术真谛的窗。而随后是精选的经典芭蕾舞剧片段表演。
今晚的芭蕾舞剧片段展示涵盖了古今中外芭蕾名剧的精彩片段,其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当属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片段表演,由我团两位年轻的主要演员曹舒慈和邢亮领衔演出,他俩都是国际顶级芭蕾大赛的获奖者,也都曾在《天鹅湖》全剧中担纲主演,今晚他们的表演对戏剧的理解和张力把控都十分到位,牢牢地把全场观众的目光吸引在上,而群鹅们的整齐划一、四小天鹅们的灵巧机动,也深深感染了师生们,精彩处台下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如果要说另一部与天鹅有关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天鹅之死》了,它是芭蕾史上一个伟大的独舞作品,表现了人类与命运、死亡进行搏斗的坚韧顽强精神,表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这个作品表演难度很大,演员从出场开始就一直在脚尖上走,编舞家米哈伊尔·福金称这个舞蹈是万物求生,为生存而斗争的一种象征,所以,《天鹅之死》有着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团优秀青年演员鲁頔今晚也首次为观众诠释了这个经典作品,深沉而感人的肢体语言呈现出激荡人心的生命之力。而由中芭主要演员鲁娜和优秀演员崔凯表演的《多少悬在半空中》也充满了视觉冲击及肢体张力,另现场观众尖叫声连连。
有一部舞剧,只要提起中央芭蕾舞团,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它就是《红色娘子军》。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舞剧,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舞剧不得不提的作品,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又当数“常青指路”片段,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投奔红军,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娘子军,就是由此开始。我团今晚也推出了全新的组合:琼花由侯爽扮演、洪常青由李楠扮演、小庞由郭啸天扮演,这三位优秀青年演员为这经典的一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希望借此将这部舞剧推广到更加年轻的大学生中去,让这部舞剧不仅仅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更是一部真正历久弥新的中国芭蕾代表之作。
整场演出中,中芭优秀的青年演员们也表现得可圈可点,由徐琰、孙瑞辰表演的《睡美人》双人舞,由侯爽、于洋、刘璐诗、李娅琦表演的《古典女子四人舞》,由刘琪、姜鑫表演的现代舞《那里》、以及由姜鑫表演的《我的时间里》,都令人印象深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为我团多部舞剧设计过服装、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克瑜老师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的顾问、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也特意赶到现场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与我们的演员亲切合影留念。
北京分队的首场演出在师生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和掌声中落幕了,也许很久以后,在一部分同学的心里留下了些许零星而美好的记忆,也许有那么一些同学从此就喜欢上了为芭蕾艺术做服装设计,这都将是我们欣慰看到的收获。中芭将一直在努力普及芭蕾艺术这任重道远的路上前行!
明天(5月15日),我们将带着这满满的期盼,赴著名学府——国际关系学院演出,也将为国家未来的外交家们展示芭蕾艺术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