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三下乡”,中芭送祝福

标签:
花絮功用老百姓歌舞送祝福 |
1月26日中央芭蕾舞团一行近百人,在团长冯英的带领下来到河北霸州李少春大剧院,为这里的父老乡亲送上一台精彩的芭蕾盛宴。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记载的霸州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得到更多来自京津地区的帮助和扶持,此番我团率领全团最强阵容携世界经典芭蕾舞剧片段再次来到霸州,用芭蕾独特的魅力感染了在场的近1500名观众。
自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倡导下,于1997年正式开展的 “三下乡”活动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在这十五年间,各个艺术院团都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深入推进“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作为国家院团的中央芭蕾舞团也是身先士卒,多次带领全团演员不畏艰辛,深入基层,此次正值新春即将来到之际,我们继2009年春节后,又一次赶赴霸州开展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为当地农民兄弟和基层百姓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同时也为霸州人民群众送上更多的芭蕾艺术精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次霸州“三下乡”活动,得到了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为了保证演出顺利进行,当地政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排,从餐饮到剧场取暖安排的非常周到,此举深深感动了中芭的每位成员。当地一位负责接待的领导多次提到,中芭这样的国家院团送戏下乡,就是送温暖来了,我们非常感动,同样,我们也要把霸州人们的热情传递给中芭的艺术家,这也是我们霸州百姓的心愿。
正如王全兴副团长在致辞中所说“我们中央芭蕾舞团近年来在走进社区、走进校园、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方面形式多样、硕果累累,在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实,为了拉近高雅艺术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能更好的欣赏芭蕾,我们通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形成了边讲解边演出的形式,每个节目开始之前,都会由我团芭蕾大师徐刚进行简单的剧目讲解,他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中西方芭蕾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
《天鹅湖》作为芭蕾皇冠上的明珠,为世人所熟悉,其中的《四小天鹅》更是从音乐到舞蹈都令人记忆深刻,随着裙摆的跃动,四只轻盈的小天鹅翩然于舞台之上,让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天鹅湖》之所以吸引人,在于不只有纯洁、高贵的白天鹅,还有邪魅、惑人的黑天鹅,高超的技巧、华丽的大双人舞,无一不彰显着这部芭蕾瑰宝的魅力。
随着芭蕾舞摆脱束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现代芭蕾,由我团年轻编导创作的《再别康桥》、《在路上》,就是在这一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舞者在徐志摩的诗歌声中轻盈舞动,深刻的描绘出诗人细腻的内心及对康桥的眷恋,《在路上》则是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来到城里,躲避如流的车辆,遭遇冷漠的路人,更赶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失落中一个苹果让他们重拾笑容与信心。这两部作品都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走近芭蕾,从而真正达到服务于百姓,让百姓喜欢上高雅艺术的目的。
据了解,让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这种文化大餐,已成为“李少春大剧院”最重要的功用,霸州的人民都很爱好音乐文化,每个月也都会有国家著名院团到霸州演出,但多数是以戏曲为主,偶尔也有一些歌舞,观众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涨。此次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出让他们这么近距离的欣赏芭蕾艺术,更是让他们觉得异常兴奋,能为这么多农民兄弟、普通百姓、基层贫困人群服务,也让我们感到满足和欣慰。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我们将毫不松懈,继续前行,除推出两部重头戏——《春之祭》、《堂·吉诃德》外,不忘使命,肩负艺术工作的责任,更多地举办这种“三下乡”活动,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等,在追求高品质艺术的同时兼顾履行“文化惠民”的责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为芭蕾事业的繁荣,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胡卉/审稿:蒋山、孙元娜/摄影:司廷宏
2013年1月26日于河北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