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交”携手“钢琴公主” 奏响北欧“最炫民族风”

标签:
音乐格里格北欧宋体交响乐团文化 |
<</SPAN>序>
从《卡门》、《阿莱城的姑娘》,到《纪念德彪西诞辰150周年专场音乐会》,再到《匈牙利舞曲音乐会》,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在这个音乐季里,正不断开拓着自己的音乐版图。10月25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芭交”引领的音乐之旅将暂别古典音乐底蕴深厚的西欧,转而来到风景如画的北欧。在盛产民谣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贝柳斯、格里格等代表性人物的乐章恣意挥洒着感人至深的民族情怀。如果爱乐者们还尚未注意到北欧音乐的神奇,那么当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惊鸿一瞥,必将成为“追乐日记”中值得格外标注的一页。
挡不住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由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爱德华·哈该鲁普·格里格,他婚后的次年,也就是1868年的夏季,携爱妻及儿子前往丹麦哥本哈根旅居时所作。北欧迷人的景致在格里格的指尖幻化成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幸福。
正当青春无限的“钢琴公主”陈萨,既有着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音乐动能又不失大气宁静、成竹在胸的冷静。通过掌控轻妙旋律与新奇和弦诠释格里格的“挪威民谣风格”,正是她的强项。《A小调钢琴协奏曲》不仅是陈萨与众多顶尖乐团合作时的常演曲目,更被收录在2011年她成功推出的《格里格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专辑中,深受乐迷推崇。此番陈萨与中芭交响乐团是第三度牵手,在此前演绎德奥音乐经典的合作中,双方已经建立了相当程度的默契。“芭交”在本身各声部音响均衡的同时,为陈萨的发挥留足了空间。
作曲家格里格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遵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群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色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道不尽的“芬兰民族风情”
与“北欧的肖邦”格里格在他的国家受到的无比尊敬一样,让·西贝柳斯被称为“芬兰民族音乐之魂”。中芭交响乐团即将倾力呈现的《卡雷利亚组曲》和《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正是体现作曲家精神生活精髓的代表作。《卡雷利亚组曲》,是应卡雷利亚中心都市威波利学生协会委托,为纪念卡雷利亚13世纪至19世纪历史所作爱国舞台剧的配乐。该配乐893年后编成序曲与8首曲子的组曲,后选8曲中的3曲组成现在这套组曲。组曲的音符间饱含着西贝柳斯感人至深的民族情怀。
《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是西贝柳斯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交响曲。从1914年的首演到1918年最终定稿,眼前的《第五交响曲》是经历了曲体与内容彻底改变的呕心沥血之作。西贝柳斯曾说,“整部作品由一个生气勃勃的高潮贯穿到底,是一部胜利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曲折的定稿过程,也正是西贝柳斯艺术创作指导思想转型期的真实写照:这里,很少有《第四交响曲》中的黯然神伤的乐思,而是让开朗和坦率占据着优势,其中包含有大自然的景象和人民欢乐生活的场面,音乐中的一些强有力的插段,抒情的、有时甚至是戏剧性形象,也大大丰富了这一情绪饱满的独特的“田园”诗篇。而中芭交响乐团这样一支舞剧作品演出经验丰富的乐团,在刻画叙事性、戏剧性强的作品时,恰恰是入木三分且恰到好处的。
因此,作为 “乐迷型”指挥的音乐总监张艺挑选了这三首曲目,将一如既往地为乐迷们带来别致新颖又印象深刻的美妙篇章。
陈萨三度携手“芭交”演绎动人北欧风情
陈萨被伦敦古典调频电台称为“同辈中最耀眼的演奏家之一”,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曾与多个世界顶尖的交响乐团与指挥合作演出,在去年她成功推出新专辑《格里格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后,首次选择与国内的交响乐团合作现场演绎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首炫技的、热情洋溢的作品将带领全场观众共赴北欧领略自由奔放的异国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