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献礼“建军节”

标签:
音乐杜鸣心中国《红色娘子军》宋体文化 |
团领导与作曲家合影
7月30日傍晚,不期而遇的倾盆大雨再次袭扰京城,但是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却是另一番景象,在2000余名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序幕拉开了:熟悉的场景、灵动的舞步、激昂的音符、经久不息的掌声交织成最美的旋律,缓缓流进在场所有人的心里,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娘子军们”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在所有人心目中定格。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中央芭蕾舞团在排演新作《小美人鱼》的百忙之中,于国家大剧院演出了红色经典芭蕾剧《红色娘子军》,以此向每位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中国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奇女子,而现代的“娘子军们”更是身先士卒,为开创新中国的崭新局面,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那份勇往直前的劲头,由今天的芭蕾舞演员还原到舞台之上,依然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每到动情之处观众们的掌声就响彻整个歌剧厅,仿佛在鼓舞着“娘子军们”向前进!向前进!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经久而不衰,首演至今48年来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观众欣赏着演员们高超的舞蹈技艺,更是沉浸在中芭年轻艺术家们逼真的表演中,同时也是在找寻自己当年的记忆。有人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观众年纪都偏大,其根源是这部舞剧伴随着这些观众长大,也是这部舞剧让他们不断回味着当年奋斗的历程,只有这些人才真正懂得这部舞剧的意义,因此这部舞剧也成为他们心中始终割舍不下的一段情。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座无虚席的观众厅里,还有许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给予演员的热烈掌声足以说明看这部“红色经典”不仅仅限于无尽的回忆,更能唤起年轻一代奋发前进。
为了保持那种最原汁原味的“娘子军”,中芭曾几次组织演员们深入军队,体验真正的军人生活。冯英团长也表示说:“2014年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届时我们将有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让新一代‘娘子军们’深入军营, 只有真正体验过军人生活的人才会明白如何表现军人风貌。”
今晚的演出还有特别的意义,熟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观众意外地发现在观众席中有两位耄耋老人,他们就是该剧的两位作曲家——吴祖强老师、杜鸣心老师。演出结束后,今晚担任指挥的中芭副团长、音乐总监张艺与两位前辈紧紧相拥,共同祝贺这部舞剧的成功演出,吴祖强先生表示非常感谢演员、演奏员们能把他的作品表现得这么完美,而杜鸣心先生则非常激动地不停说着:“太棒了,看得我都快哭了,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演奏员们都表现得太好了。”能得到这两位特殊观众的由衷赞扬,我们顿时觉得流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因为努力已经得到了认可。
据张艺介绍,为了回馈广大喜爱《红色娘子军》舞剧的观众,不久前,中芭交响乐团录制了舞剧全剧音乐,并出版了精美的CD唱片,今晚特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观看演出,并原计划在演出结束后,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唱片签售活动,最终因下雨考虑到观众需及早回家而被迫取消。但是,演出现场观众给予两位老艺术家的热情掌声,令人感动。据了解,这是芭交第一次灌制《红色娘子军》音乐唱片,虽然作曲家、指挥家与观众见面并现场签售环节被迫取消,但是不久这张唱片将会在各大音像店出售,也算是了却了作曲家、指挥家以及所有喜爱该剧热情观众的心愿。
虽然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娘子军那坚韧不拔的性格,那奋发向上的精神依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或许我们不能真的扛枪拿刀,但是会把这部舞剧一直延续下去,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让红色娘子军永远活着每位观众的心中。
按计划,本轮纪念演出在7月31日和8月1日还有两场,同时根据今年文化部“国家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安排,中芭还将于8月24日和25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再次上演《红色娘子军》,作为迎接“十八大”的重要献礼剧目。
周兆晖 饰演 洪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