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登国际舞台展现中芭实力──访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冯英

(2011-11-21 11:46:06)
标签:

音乐

冯英

宋体

莫斯科大剧院

舞团

文化

[转载]登国际舞台展现中芭实力──访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团长冯英

  

    听见我指出「中芭」今年到外地交流和巡演次数特别频密,冯英笑着回道:「你要说我是『往外跑得最多』的团长,倒是事实」。

    近期赴德英美国演出

    「我今年二月到国外出席世界团长会议,五月跟几位『中芭』演员应邀参加莫斯科第十九届Bonois de la Danse国际芭蕾艺术节,并担任评委(她是本届唯一的女评委);七月份率领舞团到德国汉堡歌剧院演出,八月『中芭』参加了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的表演,九月我们到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十月及十一月舞团到香港、珠海、广州、洛阳、南昌……及澳门等十个城市巡演。」

    十多年前,因应体制改革,「中芭」开始朝着走向世界、跟国际舞坛接轨的目标前进。时光流逝,借着不断地交流巡演,舞团今日成功走进了世界芭蕾舞坛,并接连地登上多个国家的殿堂级剧院舞台,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到中国芭蕾新近的面貌。除了今年到汉堡、爱丁堡、华盛顿等多个著名剧院演出外,「中芭」二○○八年夏天曾应邀在伦敦高文花园皇家歌剧院上演玛卡洛娃版本的《天鹅湖》全剧;二○○九年更登上历史悠久的巴黎歌剧院舞台搬演《希尔薇娅》及《红色娘子军》两部长篇剧目。

    冯英说:「舞团出访国外演出及交流次数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有需要的,它已经是一个轨迹了。我们是要这样走下去,因为中国的芭蕾毕竟还是年轻的。在历史上来讲,跟欧洲相比,我们是个年轻的舞团,世界各地观众真正了解我们还不够多。

    「现在我们已在几个主流的剧院演出过,特别是巴黎,那是芭蕾舞艺术的故乡(发源地)啊!记得我当演员的时候,『中芭』到过圣彼得堡的基洛夫剧院(现称作马林斯基剧院)表演。那是一九八六年十月罢,我们巡演圣彼得堡外,也到了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演出。莫斯科大剧院因为一直在修葺,没法演。将来,『中芭』当然希望能在修复完工后的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上演出,也希望到意大利米兰的史卡拉歌剧院表演。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实现以上的期望。巡演就是要让更多观众看到中国芭蕾现在的情况。」冯英强调说。

    每年表演120多场

    舞团巡演大队经常动员百多人,离开北京时间长了,会影响国内的演出吗?

    「没有。我们还有小型的队伍,二十到三十人的小队留守国内,同时进行像『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走进芭蕾』的普及演出。」

    冯英接着谈到「中芭」每年的演出计划:「我们的计划应该是每年推出十台到十一台不同的中外风格的剧目。然后,我们再订出每年要部署演出一百二十多场,等于是每三天就演一场了。通常情况下,如果到外地巡演的话,就安排一台长篇和一台『三合一』(Triple Bill)两套剧目穿插交替地上演。

    「由于舞团目前还没有完全由我们来作主导,决定上演剧目总数的规划,我们更多的情况是走市场。基本上,我们现在已摸索出前面所说的规律。一般的情况下,舞团一年必须要推出一台新的长篇剧目、一台『三合一』、一台精品。换言之,每年推一大、一中、一小三种类别的新剧目。大型的长篇剧目也不一定是自己创作的,也可以是买来别的编舞家的作品。」

    可否介绍一下舞团举办的「年度演员考核演出」?

    「自二○○九年开始,我们把原来每年进行的内部演员考核结合了市场和观众的需要,变成公开卖票,让大家到天桥剧场来看演员们的表演。票卖得很便宜,目的在推广芭蕾,对于有些人来讲,他们就是想多了解芭蕾舞团究竟是什么回事,这对我们往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安排演员考核公演

    「对演员来说,每年考核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考核给予自己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积极地激发自己在艺术上有所进步。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演员和舞团的管理人员双方都能摒弃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及对方。譬如说,有些演员签了当群舞的合约,平常没机会跳吉赛尔或琼花。考核演出时,让他们展示出表演不同类型的主角或独舞变奏舞段的潜质与能力。我们还邀请外来的芭蕾大师和专家、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员们,加上团长及我们演员的代表担当评审委员。评审的结果不仅仅是升级参照,没能达目标演员也会被降级呀!现在演员都是每年签聘用合同!」冯英解释道。

    舞团有规定演员的退休年龄吗?

    冯英回答说:「目前没有像我们以前硬性的规定,但我们逐渐地也想争取一下,希望能够延长一点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要不然挺可惜的,真是三十五岁全部都得退下,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好。其实在艺术上的表现真的是要看人呀,演员到了某个年龄他才能有这个基垫,演出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有很多人的身体条件非常好,他们可以跳到四十多岁;另外,有些人的身体条件非常差,你硬要让他跳到退休,也不是好事。」

    办创意芭蕾工作坊

    举办了两届的「创意芭蕾工作坊」(Workshop)是你出任团长后推出的项目罢?

    「二○一○年春天我们开始做Workshop,上演我们演员自己创作的节目,也会请外来的编导到团来排舞,引导启发我们的演员。至今已办了两次,我们打算每年都做这种Workshop,我们有很多很可爱的小品节目,这次到香港演出都没能带来。

    「今年的Workshop,请来挪威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兼编导翁─玛格丽特.诺德塞特,她花上一个星期给我们排了一个小品,她对我们演员的表现感到非常惊讶,觉得他们很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双方建立了互信。不单是Workshop,通常来过跟我们合作的编导都希望再来。」

    冯英接道:「就像罗伦.栢德(Roland Petit),他虽年事已高,但还想再来。七月份他突然去世,的确是留下遗憾。他特别想把他的《蝙蝠》也给我们排演。八月底我们演出了他的《卡门》及《阿莱城姑娘》纪念专场。」

    当了团长两年多的日子里,工作上遇到那一方面的困难呢?筹集资金?管理舞团?

「样样都有。资金是最大的压力,经费不足想干什么都不行。另外,自身方面,因为我从一个演员转岗到负责管理,有很多方面需要学习。身为团长,要有眼光、魄力,还得学点经营之道,我需要不断地学习。」

    冯英坦言:「环顾世界,芭蕾舞的发展走得很快,我们在不停地追赶。现在最困难、最累的是我缺少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只能边做边学,边积累经验。因为人一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是我做人的目标。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前面的路很漫长,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走。」

: 刘玉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