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芭将全新的《牡丹亭》 亮相爱丁堡艺术节
(2011-04-01 17:05:54)
标签:
音乐gb2312牡丹亭爱丁堡艺术节中央芭蕾舞团文化 |
4月28日至30日,中央芭蕾舞团全新修改的《牡丹亭》将在天桥剧场上演,此次演出将是中芭赴爱丁堡艺术节开幕演出预演。
2008年,中央芭蕾舞团推出了新创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在北京、深圳、澳门和香港接连演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香港艺术节,《牡丹亭》以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芭蕾艺术巧妙的融合,得到了香港观众和评论界的高度好评。历经三年的磨练,今年8月13—15日,为参加爱丁堡艺术节,中央芭蕾舞团对《牡丹亭》潜心修改,作出较大调整。相信此次《牡丹亭》演出将带给观众的将是一部日臻完善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经典。
改版《牡丹亭》为爱丁堡艺术节增加新的亮点
《牡丹亭》原本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而芭蕾舞剧《牡丹亭》则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之间搭了一座桥,既考虑西方芭蕾的空间感,也照顾昆曲的私密空间,肃穆流畅,给人许多耳目一新的东西。这次对《牡丹亭》的深入调整,是把一部已经非常好的作品做的更精致,中芭有足够的信心把更成熟的演出带给爱丁堡艺术节的观众们。萨尔斯堡音乐节或其他艺术节,参与报道的媒体是100-150家。爱丁堡艺术节则是世界非常著名的艺术节,吸引了众多演艺团体及和媒体,每年450家媒体参与报道,范围很大,也很国际化。对于亚洲文艺团体首次参加该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是对中芭在艺术追求和创新的认可和肯定。爱丁堡艺术节总监Jonathan表示:我对此事很有信心,否则我不会邀请《牡丹亭》去演出。所以我的目的是能把它做的更好,让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备受争议的这部作品,在爱丁堡艺术节上能更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重点突出舞蹈语汇的表现张力
这次修改的重点主要是舞蹈部分,编舞费波自2010年年末起就开始潜心钻研修改,他说,相对原作品,这次改编强调了每一次重大事件转换的点,主线更加清晰。改编重点是舞蹈中的群舞,要突出舞蹈语汇的表现张力。在游园部分中,使群舞的流动性加强,加大动作的幅度和张力,强调群舞与主演之间的关系。主要演员的舞段改编后,更突出了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剧情,感受到更加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修改后的“牡丹亭”将把中国民族芭蕾和世界观众之间搭起一座绚丽的沟通之桥!
(林虹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