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纳日记 13」(徐刚)
(2010-07-28 10:44:35)
标签:
双人舞文化参赞妖风双圈徐刚瓦尔纳文化 |
昨天上午在酒店大堂,看到一位华人女士,身穿绣着五星红旗的白体恤,我便主动 迎了上去。一交谈才知道是我们中国驻保加利亚使馆的文化参赞张忠华,她们是专 程过来观看比赛的。她对我们的两位演员非常赞赏,尤其说晓东不同于其它男演 员,很结实,很粗犷,技术很棒,没有脂粉气。遗憾的是,她们要回索菲亚,不能 为我们继续加油了,希望我们能获奖,期待我们有好消息传给他们。 下午两点,我们去练功排练,专门练了"奥双"中的三次立,希望能够在明天的比 赛中把这个最重要的双人舞技术完成得最好。的确,他俩今天已经能够做到百分百 成功了。这是很好的兆头。 晚上六点半,一阵妖风,远处乌云密布,黑压压盖了过来。瞬间狂风大 作,把尘土吹起,正所谓昏天黑地。一场暴风雨就这样来临了,,,决赛啊,今天 会出现什么情况?比赛或许推迟。果然,因天气原因,第一场的比赛延迟,明天两 组一起比,这会儿要硬碰硬了。 这些天我都在想一个问题:芭蕾舞比赛是比什么?我觉得,艺术是不应该拿来比赛 的,唯有舞蹈技术是可以比的。比转圈,可以比数量;比跳,可以比高度;还有技 术的难易成度,不管是独舞还是双人舞,也是可比的。还有就是比失误了,谁失误 谁就倒霉。俄罗斯的Stepin就是失误断送了他,他选的普尼的"Markitenka"变奏 别提有多难了:从头到尾,在舞台的中间。上来就是空转,然后是单的空转, soutenu转身,再做反面,大概六次,然后几个旁的fermme,打开旁腿,90度的蹲 转,大概一个八拍,再接双圈A la second,他就是这个接圈把自己轮出去了,最 后还要以小圈结束。我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我们中芭几乎找不出能完成这个变奏的 男孩儿。因为我们缺少能够左右开功而且又转不晕的。(希望有人挑战一下)俄罗 斯演员敢冒险用这段舞来比赛,大概跟他们的俄罗斯式赌命的传统有关,这是我的 胡乱联想。 在比艺术的高低时,每评委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个人喜好。传统意义上的:音乐 感、人物刻画、动作质感还有所谓的艺术修养,可能在瞬间因为这个演员长得美或 丑而无从说起。或者因为裁判的地域性和某些其它原因变得无关紧要了。这就是我 看到和想到的芭蕾比赛。 希望在27号决赛时的瓦尔纳,更加尊重艺术,更加尊重每个选手辛勤的劳动。 2010/7/27
前一篇:乐队演出剧照
后一篇:「瓦尔纳日记 12」(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