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团介绍剧目

主创费波介绍剧目

新闻发布会
潜心改建“牡丹亭”
2009年5月1日至3日,中央芭蕾舞团将在天桥剧场演出改版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这部重装上阵的中国舞剧历经近一年的演出磨练,又即将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潜心修改。正如凤凰浴火的洗礼,《牡丹亭》带给观众的将又是一部日臻完善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经典。
自从去年首演《牡丹亭》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对这部新创的中国芭蕾舞剧进行了细致而缜密的评估工作。不仅邀请舞蹈和戏剧界的专业人士集思广益,更是广开言路:将媒体的舆论和网友的意见收纳其中。而这部备受瞩目的经典芭蕾舞剧《牡丹亭》在没有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情况下,接连受邀赴深圳、澳门和香港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深受好评。特别是在香港艺术节,《牡丹亭》引发了香港观众和评论界对中国古典艺术与芭蕾艺术融合共生的热议,相对其火爆票房,演出后的反响更彰显了这部舞剧的潜力与价值。香港艺术节节目总监梁掌伟女士感叹:“编舞费波和改编李六乙大胆尝试,将中国昆曲与西方古典芭蕾巧妙融合。”
何谓改版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做出了如下解释:相对于《牡丹亭》首演的舞剧内容,本次修改在大的框架基础上并没有重新构建。而只是对于舞蹈片段和舞剧场景的意境进行小规模的修改。李六乙导演对于舞剧的修改方案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但可以保证,修改的幅度虽然不大,但改版《牡丹亭》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变化不大,只是趋向于合理化调整。冯团还表示,正如2003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修改工作一样,我们还会坚持艺术创作的完整性,小的修修补补是为了更好,避免大的改动更是为了尊重艺术家的一次性创作的精髓。
舞蹈更加注重心灵语汇
相对于舞剧结构和音乐,变动较大的则是舞蹈编排了,舞剧编舞费波坦诚自己有着较大的压力。对于外界一直以来认为中央芭蕾舞团大胆启用“80后”年轻编舞的言论,费波则很坦然:“年轻编导更容易学习,我既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舞剧,又可以向身边的艺术家们学习很多优秀的东西。这次修改过程同样如此,我准备再次学习。”对于舞蹈的重新编排,则侧重对于“地狱”章节中节奏的改变,使原本消沉的段落略微明快起来,让观众不至于感受到很压抑。“因为舞蹈本身就是心灵沟通的捷径,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下,我想把舞蹈改变的简洁明了。”费波如是解释。
改版《牡丹亭》更为中芭团庆系列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演一周年之际改版芭蕾舞剧《牡丹亭》,中央芭蕾舞团更是为了庆祝剧团成立五十周年的华诞——用一部新创作的经典中国芭蕾舞剧献礼。据介绍,中央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31日,用冯英团长的话说“2009年一整年都是我们团庆年度”,中芭分别在三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举行演出季来进行庆祝。还在南巡演出时,进行团庆系列庆典活动。《牡丹亭》作为其中的重头戏,分别参加五月和十二月两大演出季,改版的工作只为了呈现出一部精心打磨的芭蕾作品。
潜下心来,改建一座“牡丹亭”,用来荫福中国芭蕾!
(牛帅撰稿)
中芭首排贝雅代表作《火鸟》即将上演
为了庆祝建团5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将于
2009年5月8日至9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首次排演莫里斯·贝雅大师的代表作芭蕾舞剧《火鸟》,据悉,《火鸟》将是中芭今年唯一排演的新剧。
莫里斯·贝雅(又译“贝嘉”)于1927年生于法国,是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编导大师之一,也是饱受争议又不懈追求的伟大艺术探索者。2001年秋,贝雅大师首次携享誉世界的洛桑贝雅芭蕾舞团来华访演,而轰动京城、令人震撼不已、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是其代表作《生命之舞》。这部集莫扎特和皇后乐队与时装设计大师范思哲之大成的现代芭蕾作品,被视为贝雅大师的巅峰之作,同时也被视为其一生的真实写照,因为贝雅大师的一生是为生命而舞的一生。
50年来,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中芭将排演世界顶级大师的优秀作品视为己任和梦想。近年来,剧团先后排演了罗兰·佩蒂、玛卡洛娃、约翰·克兰科、威廉·福塞斯等大师名作,而排演莫里斯·贝雅的作品是中芭不断追寻的梦想之一。2007年11月,贝雅大师不幸病逝。大师生前未能来中芭排演其作品,成为双方永远的遗憾。经过不懈努力,中芭与贝雅作品版权经纪人终于达成协议,中芭将首次排演莫里斯·贝雅的作品选定为《火鸟》。
芭蕾舞剧《火鸟》是俄罗斯伟大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的第一部芭蕾舞音乐作品,由俄罗斯芭蕾舞团于1910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大获获得空前成功,斯特拉文斯基也一夜成名,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此后他还创作了《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等著名芭蕾舞音乐。同时,他还将《火鸟》音乐编成—部管弦乐组曲,在音乐舞台久演不衰。
芭蕾舞剧《火鸟》的故事取自于俄罗斯的民间传说。讲的是:王子伊万猎获一只神奇的火鸟,又放其归去。火鸟赠与王子一支羽毛,以便王子遇险时呼唤她。此刻,王子爱上了美丽的公主查瑞芙娜。而公主正和其他少女一起被魔王囚禁着。最后,在火鸟的帮助下,伊万杀死了魔王,有情人终成眷属。
《火鸟》首演后的近百年中,无数顶级芭蕾大师都编排过自己版本的《火鸟》,其中包括:乔治·巴兰钦(1949年为纽约市芭蕾舞团而作)、谢尔盖·里法(1954年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而作)、约翰·克兰科(1964年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而作)等。而贝雅于1970年创作的《火鸟》却与众不同。贝雅的《火鸟》采用了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的音乐进行编排,为此,贝雅大师曾这样写道:“在对斯特拉文斯基的访问中,他解释道,比起用一部不够开放的完整版舞剧音乐,他更愿意将‘管弦乐组曲’作为《火鸟》的配乐。”
此次《火鸟》首演的同时,中芭还将同台演出罗兰·佩蒂大师的《阿莱城姑娘》和古典芭蕾舞剧《希尔薇娅》(第三幕),这个演出活动将作为法国使馆主办的2009“中法文化之春”演出的一部分。
(蒋山撰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