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阳光下成长 与芭蕾共舞

标签:
杂谈 |
2008年11 月1日,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教委、阳光文化基金会、中央芭蕾舞团共同举办,阳光文化基金会赞助的艺术教育公益活动“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芭蕾艺术进校园”在北京市宣武区鑫融剧场举办了首场演出。来自宣武区部分中学的近600师生观看了演出。
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将高雅艺术推向学校、普及社会、为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素质做出贡献的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艺术熏陶,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该项目由著名传媒人士杨澜担任主席的阳光文化基金会资助,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尤其是特殊青少年群体,开展“芭蕾艺术进校园”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慈善的手法、“以人为本、关注心灵”的理念,运用艺术的方式培养未成年人美好的心灵,从而引起更多社会力量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心,促进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2007年6月,艺术教育公益项目“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项目启动。该项目由阳光文化基金会出资三十伍万元,在北京市多所专门学校中选取了北京劲松六中、海淀寄读学校为资助对象,由中央芭蕾舞团的专业老师从中选出了七十名学生参加历时半年的芭蕾舞课程的专业培训。2007年12月31日,艺术汇演在天桥剧场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8年中,借鉴2007年度项目的成功经验,参考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在各个大学校园为推广文化艺术,联合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演出模式,启动“芭蕾艺术进校园”的演出。
此次活动由著名传媒人杨澜担任主席的阳光文化基金会赞助。“2007年的“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杨澜女士介绍说:“‘芭蕾艺术进校园’是‘阳光下成长--与芭蕾共舞’项目的延续活动,2008年从项目立项,策划,实施,都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汇集了各方的辛勤努力。今年在演出前,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大师精心为在座的中学生准备了芭蕾艺术普及教育的讲稿,这个公益项目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面向各个区县的中小学群体,特别是特殊青少年群体,从而辅助提高未成年人的修养,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给他们创造欣赏艺术的机会。”
据赵汝蘅团长介绍:“今年中芭的演出任务非常重,但是我们还是挤出时间,为这个特殊的公益项目派出团里优秀的演员,精心为孩子们演出。因为这次的观众都是中小学生,我们的芭蕾大师还特地准备了:芭蕾艺术的基本介绍,芭蕾发展的历史的现场讲解;芭蕾课堂,介绍芭蕾艺术,动作,音乐,姿态,形体等;组织了问答互动,通过模仿芭蕾动作,哑语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并宣传如何文明的观看芭蕾;通过芭蕾精品表演,古典-中国-现代芭蕾的剧段演出,展示芭蕾的美。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让孩子们增长知识,提高素养。
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主办单位还将继续合作,在其他区县推出“芭蕾艺术进校园”的巡演,让更多的孩子(包括特殊群体的孩子)得到芭蕾艺术的熏陶。
赵团(右1)与杨谰(右2)
学生观众
体验
体验
体验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