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娜.鲍什大师,真的要来了!”应中央芭蕾舞团和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联合邀请,世界级艺术大师皮娜.鲍什将率其“乌珀塔尔舞蹈剧场”首次来北京公演,于2007年9月20日至23日在天桥剧场演出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春之祭》和《穆勒咖啡屋》,此行对中国艺术界,特别是舞蹈界有着特殊意义。昨天下午在中央芭蕾舞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此次演出的新闻发布会。
在当代国际舞坛上,享誉世界的德国艺术大师皮娜.鲍什的作品独树一帜,她是位伟大的艺术创新者和永不停止的革新家,其作品激起强烈的反响,世人对她的作品是爱恨交加,难以名状,她对当代艺术特别是舞蹈的贡献有目共睹、永不磨灭。
她被誉为“一个未被加冕的舞蹈女皇”皮娜.鲍什早年接受扎实的古典芭蕾训练,后到纽约学习现代舞,60年代回到德国后加盟由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库特.尤斯创建的举世闻名的埃森舞团,并从事表演和创作工作。
上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一种“舞蹈剧场”的表演形式,将舞蹈与戏剧融为一体。1973年,皮娜.鲍什在鲁尔工业区的小城市乌珀塔尔创建了自己的
“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此后几十年间,她创作了数十部大型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春之祭》、《蓝胡子》、《穆勒咖啡屋》、《华尔兹》、《康乃馨》等,由此奠定了她在“舞蹈剧场”的领军地位。
据说,“舞蹈剧场”一词最早是由皮娜.鲍什的恩师库特.尤斯在20年代开始使用的,旨在创造一种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结合,并且能够完美表达剧情的舞蹈。但是皮娜"鲍什却赋予了“舞蹈剧场”新的概念,并以锐不可挡的气势将“舞蹈剧场”传遍世界,深深地影响了世界舞蹈界、戏剧界、乃至震撼了整个文艺理论界。
近40年来,皮娜.鲍什率其乌珀塔尔舞蹈剧场遍访世界各地,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其中80年中期,皮娜"鲍什率领乌珀塔尔舞蹈剧场登陆美国,引起美国新闻界的惊呼:“为何美国现代舞领导世界半个世纪,如今要德国团告诉我们——美国已经落伍了。”
(见刘青弋著《西方舞蹈史纲》)
上个世纪90年代,皮娜.鲍什曾经到过香港和台湾地区演出,同样引起轰动,但是中国大陆演出一直是她的梦想,也是中国舞蹈界的愿望。但因种种原因,这一梦想一直未能实现。2006年春,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率考察组前往日本观看皮娜.鲍什的演出,深受感动,于是中芭盛邀皮娜.鲍什来北京演出。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中芭终于成为国内第一家邀请这位世界级大师的团体,同时,这也是中芭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运作国外高水平艺术团在国内的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筹备过程中,中芭得到了德国歌德学院(中国)/德国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经阿克曼院长推荐,皮娜.鲍什及其舞蹈剧场北京之行已纳入今年秋天开始的“德中同行”大型交流项目中。
皮娜.鲍什中国之行的消息传出,包括林兆华在内的国内艺术界知名人士对中芭邀请皮娜.鲍什来访表示赞赏,并纷纷表示愿意推动此次演出活动。
(蒋山撰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