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放假中,再来预习或复习一下有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知识吧。
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五日生于南非勒斯滕堡的约翰.克兰科来自于一个演艺世家。他的律师父亲曾帮助成立了约翰内斯堡的舞剧剧院。是他的父母从小培养了他对木偶戏乃至后来芭蕾的兴趣。年仅十六岁时,他就为开普敦俱乐部创作了其平生的第一部芭蕾作品——一部独立诠释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士兵的故事》。到了一九四六年他十九岁加入英格兰赛德勒斯.威尔斯剧院芭蕾舞团任演员时,克兰科已经上演过数部作品了。
很快,克兰科就把主要精力从舞蹈转移到编舞工作上来。一九四七年,他向塞德勒斯.威尔斯芭蕾舞团的缔造者和之后的团长妮奈特.德.瓦炉娃展示了两部小的作品,为其接受并放入了该团的保留剧目当中。其中的一部作品《闲聊》,自此之后就长期的成为了精品晚会中的热门剧目。随之以下作品的不断推出,克兰科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五一年被任命为该团的驻团编导:拥有大量拥趸的《菠萝脑袋》创于一九五零年,使用了亚瑟.苏利文爵士的音乐(借吉尔伯特和苏利文之名);另外一部他在这个时期比较值得关注的作品是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作品《美女与野兽》双人舞。这部作品中展示出的克兰科在双人舞方面的才华和成就将成为他日后全剧芭蕾作品的成功地根本因素。
克兰科在伦敦中心戏院的第一部作品《女巫》是作为剧团一九五零年在伦敦策划的文化交流活动的一部份,为来访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创作的。从一九五二年开始,克兰科开始有选择地为到访伦敦中心戏院和塞德勒斯.威尔斯剧院的其他团体编排芭蕾作品,比较有名的有《女佣的嘴唇》(一九五二年),《太太与小丑》(一九五四年)和《安提戈涅》(一九五九年)。一九五七年克兰科和全部来自英国的艺术家们合作,编导了全剧芭蕾晚会《宝塔王子》。本杰明.布里顿作曲,这也是他唯一一部专门为芭蕾编创的音乐作品。德斯蒙德.黑利和约翰.派普设计了布景和服装。一九六零年克兰科在埃德尔堡指导了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的首演。
一九六零年克兰科应当时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团长,也是克兰科创作《宝塔王子》时共事过的女演员斯维特拉娜.贝瑞奥索娃的父亲尼古拉斯.贝瑞奥佐夫的邀请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重排了此部作品。作品的成功导致了剧团邀请克兰科继任贝瑞奥佐夫的职位担任剧团团长。克兰科此时也正期待着更大的责任,于是便接受了邀请。当时斯图加特歌剧院已经是德国首屈一指的剧院,而其芭蕾舞团虽然有名,但还不是很显赫。
克兰科于一九六一年接任团长职务,而到了一九六三年剧团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了。在克兰科的领导下,剧团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德国最顶尖的芭蕾舞剧团。其国际声誉在几次国际的巡回演出中也得到了确立,其中包括了一九六九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极其成功的一个演出季,以及一九七二年在俄罗斯的巡演。
在斯图加特期间,克兰科创作了他最有名的两部全剧芭蕾作品——《奥涅金》(一九六五年)和《驯悍记》(一九六九年)。一九六二年他创作了新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中,这部新版的作品由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巡演,其中包括一九六五年在意大利的斯普雷托艺术节,一九六九年的纽约,以及南非、欧洲和远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克兰科成就的一部份就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剧团。他坚持创立一所附属于剧院的芭蕾学校;他招募了有能力的助手们并让他们各负其责。剧团引进了一些优秀的演员,然而克兰科真正的秘密是在于他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团队风气和他发现、珍惜并培养演员们天赋的那种少有的才能上。特别是他帮助他的首席女演员,玛西娅.海蒂,成长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芭蕾舞女演员之一。在她出色的戏剧性舞蹈天赋、韵律感和美丽的感染下,克兰科所有的主要作品都是为海蒂——他的缪斯女神所量身创作的。他还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男演员,其中包括了雷.巴拉,海因茨.克拉斯,理查德.克拉贡以及埃冈.梅森等。
剧团的这些演员们的纯朴天赋,个人特殊的技术、能力和缺陷都给克兰科以灵感,他再对他们加以锤炼和挑战,将他们提升到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象过的高度。克兰科曾经说过:“你看到一个演员的第一眼就能注意到他的特质——毕竟每一个演员的身体都有着他自身的特点——然后你就尝试着将这些特质激发出来,并帮助演员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有克兰科在,不可能的事情总是能变成可能。
克兰科创作的芭蕾不只是为了炫耀他的演员有多么优秀,更是为了对观众有更直接和有效的吸引力。他有一种舞台的触觉和给观众带来娱乐的真挚愿望,同时还有一丝敏锐的幽默感。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克兰科在现代舞蹈编导中可以说是无出其二的。他的芭蕾经常来源于文学作品,但会经过翻译和彻底的修改以便达到可以用舞蹈来表达的目的。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驯悍记》就是此类型的作品。情景和人物还能依稀可辨,而事件的发展却会经常出新。在这个过程中,克兰科保证了作品人物性格少有的深度和鲜活,以及故事叙述上非比寻常的可读性。
克兰科的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九五六年莫斯科大剧院在伦敦的访问演出。他对俄罗斯男演员们将女演员高高举过他们头顶的舞蹈动作惊叹不已。在他主要作品的所有双人舞段中——《驯悍记》、《奥涅金》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双人舞都是完美的范例——克兰科以这些托举为依托设计了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给人一种自由和飞翔的轻灵感。在男演员变奏中,他也融入了一些俄罗斯演员大开大合充满力量的舞蹈动作。
从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一年,克兰科还担任了慕尼黑巴伐利亚歌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编导,并继续为其他舞蹈团体编创芭蕾作品。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六日,克兰科在结束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成功的一季演出后随团搭乘飞机返回德国的途中不幸逝世,享年四十六岁。克兰科伟大的天赋,伟大的博爱,他的幽默感和他感染每一个认识他的人的那份爱,已经变成了今日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将继续为剧团增光添彩,以示后人。
前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编剧莎翁
后一篇:《罗米欧与朱丽叶》之卞祖善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