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体报道 |
天上掉下个宋哥哥
作者:王丽丽小说
宋哥哥是上海男人,在被邀请参加我的M50的会之前,和我素不相识,宋哥哥有着侠义心肠,你从他的写我的博客里http://blog.sina.com.cn/u/1062509235便可看出。王展律师和我长谈过六个小时,做过我免费的司机,并做了我免费的律师,可是我还没有叫他王展哥哥,可是,宋律师,我一见他就叫他宋哥哥,并在他面前作天作地,可能因为他比我稍大点,体胖点。
宋哥哥在他的博客里表现出了强烈地对我的怜香惜玉。这叫我心情很复杂。宋哥哥的怜香怜玉让我在上海的生活更美好,可是,我对宋哥哥的期望是,他能够提出议案修改房屋租赁法。
即便有一天我远嫁海外,即便有一天我远离上海,我绝对不会像沈从文说“上海人看不起他”那样说上海人看不起我,我从来把自己当成上海人,我不比任何一个所谓的上海人少爱一点上海。
下面是宋哥哥的简历,是我在他的博客里拷贝的。
职业:律师
年龄:人在中年
位置:中国,上海
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法学硕士。92年律师执业,现为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
民商法、公司法、证券法、期货法、合同法、投资法、贸易法等诉讼、仲裁及非诉讼的法律服务。
执业至今,已承办各类诉讼/非讼业务3000余件。参与股市购并第一案“宝延事件”;代理东方电子、银广夏、嘉宝实业、郑百文、三九医药、科龙电器等证券民事赔偿共同诉讼案;代理基金银丰封转开案、基金丰和/泰和中期分红维权案、宝钢股份增发维权案,等。
《为清贫作家的境遇谈点感言
---关于建立青年文艺家创作帮助基金之必要》
前天下午,我去了莫干山路50号,参加女作家王丽丽邀请的一个座谈会。
莫干山路50号位于上海南苏州路旁,毗邻上海著名的苏州河,经过多年的治理,今天的苏州河已经变清有望,所以在绿色的草与树相间相夹的河岸沿不远,已经开发出大批非常亮丽的、亲水的高层楼盘,据说这些楼宇和物业的居住者大多是外籍人士,苏州河两岸的高搂相映成辉,把一条苏州河夹在当中,尤如小区内河一般,如果有一条小舟在这满目高楼的苏州河上航行,好像应了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好几年没有到过这一带了,没想到苏州河两岸在今天已经发生如此令人眩目的变化。
莫干山路50号原来是一家棉纺织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棉纺织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绝大部分厂都被关闭了,故这家厂的二十余幢闲置的厂房被艺术家所进驻,成为艺术家们的栖息地与天堂。在这个大院里,有着众多的艺术机构和知名画廊,在这些机构和画廊背后,留驻的是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而莫干山路50号也由此成为上海的著名艺术区和上海的名片,哺育着明天上海乃至中国的艺术大师,海内外许多艺术人士也纷纷慕名来此,中国第六代导演娄鹤所拍的艺术电影《苏州河》(由周迅主演)中也反映过这个艺术区。由于座谈会很快结束了,所以我匆匆之间在这个艺术区中徜徉了其中一部分,感受到各类艺术的精神感染力、视觉震撼力与思维前卫性。
而到称为艺术区的莫干山路50号参加的这个会议,却是由一位来自于河南农村、经过刻苦奋斗而成名的、七十年代生的女作家王丽丽女士召集的。王丽丽女士自称“时尚独立写作人”,并以“换客”自谓,写过几本有一定社会反响的长篇小说,著名的有《阳光正照在身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等。她对长篇小说写作情有独钟,甘居清贫生活而仍笔耕不缀,对自己认定的信念弥坚弥纯,同她交谈,感到她挺有才灵之气,但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与众不同,独立特行,故有时候也不易为贩夫走卒们所接受,实际上,天马行空的行止对于成功的写作是很重要的。当然,在举行座谈会的会场,则是王丽丽女士的朋友免费借给她的。
而这次座谈会则主要是其与所租房屋的房东发生纠纷引起的,所以她还觉得国家应当修订有关房屋租赁法律。她所租的房屋,实际上也非豪宅华堂,只是一间位于复旦大学边上的、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房屋破旧而环境很差的危房,如同“大庇天下寒士”的“茅屋”而已,每月的房租也仅四百元,就是这样一间“茅屋”,居然还引起租赁及房租支付问题,引起了房客和房东之间的纠纷,并导致的房东在法院起诉作为房客的王丽丽,要让她限期搬走,王丽丽女士由此产主将被栖身大街的感慨,并引申出穷人和富人之间关系互动的思考。
我不是她的代理律师,无须也不想评价这个房屋租赁纠纷案件中的是非、对错。但从这件事上,我倒有一点感言,需要为那些清贫的青年文艺家们作一点小小的呼吁。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应当对那些甘居清贫的、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才气的青年作家、艺术家们提供一些生活上必要的基本保障,有必要建立一个“青年文艺家创作帮助基金”,使得他(她)们不必为基本生活需求发愁,为他(她)们提供创作及发展初期的生活保障。我相信,社会和政府做出这少许的付出,一定是能够得到回报的,这种回报是使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在精神财富上展现出更多的亮点和文化气息,并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或许,今天靠基金支持生活的青年文艺家们,就是明天的文艺大师。当我们在实施文化产业化的时候,也应当有一些前瞻性的非产业化之文化政策;当我们大搞形象工程的时候,难道就不应当想到支援一下清贫的青年文艺家就不是形象工程吗?帮助青年才俊,就是为美好的明天铺路,而美好明天的形成,离不开今天思维光辉的烛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