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央遗址:是下凡的仙人技痒难忍之作吧?
(2025-10-05 22:06:15)整个阿里大环线的行程中,能有一天不看措吗?有的,那一天,我们被安排去看皮央遗址、扎达土林和古格王国,不用说,这一天的重点是古格王国,扎达土林只是我们从毗邻冈仁波齐的塔尔钦前往古格王国的路途中经过的一处规模宏大的景观,自然力量使然,扎达的崇山峻岭的崖壁都呈现出一道道柱状,好比土林,且延绵了很长一段距离,我们的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好几十分钟,侧头望向窗外,依然是土林壮的山脉,叫人叹为观止。
那么,皮央遗址呢?
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车子在一条土路上行驶了片刻,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道道山梁,山梁上密布洞窟,这形貌我们不陌生,比如,敦煌莫高窟;又比如,土耳其的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周边。可是,在阿里,能有这样的人类活动遗迹,非常珍贵。不是到了现当代,阿里地区才因气候严酷、地势险峻变成了少人居住的地区。资料显示,公元10世纪至17世纪阿里曾存在过强盛的古格王国,当时人口曾经繁荣。而在东噶皮央,传说古格王国开国之初,曾在那里兴建了王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东噶皮央的宗教地位,就此奠定。
站在布满洞窟的山梁脚下想象千年前到皮央修行的僧侣,难道彼时的人类不像今天的我们这样畏惧高反?所以,他们会在山上开凿大量的石窟?自然风光极为优越的西藏,像东噶皮央这样的人文历史遗迹,好像并不多见,但自治区像是没有余力关照皮央遗址。司机停车以后我们想按照当地的规矩花25元钱买票进去参观,但是,等到车轮腾起的灰土落回大地后,一群汉语说得很吃力的当地居民爱搭不理地看一眼我们,就顾自做自己的活计了。难道皮央遗址也让我们享受国补待遇了吗?如真是如此,并不是每一个参观者都能消受这国补的,买票的意义是去山头上,仰头望去,那里有间红色的小屋,说是那里面有壁画。如果在平原,要爬上这山头,虽会觉得有些累,但一跺脚也就上去了。山脚海拔已在4000左右,以此为起点再往上爬,需要勇气。有些人因此放弃了,我则觉得,已经到了据说壁画非常精美的皮央遗址的脚下,放弃岂不可惜?就拔腿上行。到底是在高原爬山,爬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很害怕诱发高反,我往嘴里塞了颗奶糖慢慢爬上去。爬到力有所不逮时,赶紧问下山的人:“壁画好看么?”期待的答案是不怎么样,那我就可以义无反顾地转头下山了。下山总比上山容易。那人却说非常美,那么,只好继续爬山。
到了。在红色屋子前站了站,进去一看眼前一片混沌,“什么也看不见呐。”我嘀咕。一个中年男人在我耳边嘀咕:“等眼睛适应了黑暗你就能看见了,非常美。”几分钟以后,我的眼前果然出现了色彩明丽、画风诡异、成像特别的宗教题材的壁画。因为事先没做功课,我没法将眼前所见形成历史、形成故事,但是,看见美不需要掉书袋子,瞧,一堵墙的右下角那位坐姿优美得大概只有舞蹈家才能模仿得出来的女人!后来在古格王国问了一位在那里面对壁画款款而谈的年轻人,他答那是狮驼岭,对吗?
退出只有数平方米的石窟,看见刚刚提示我稍等片刻就能遇见美的男人正拥着一位藏族老者向我走来。老者伸手示意我握手,握过之后,他带着男人向楼梯走去,他们要再上一层楼。“楼上有什么?”男人答:“不知道呀。”原来,他俩一个藏语一个汉语对话了半天,那哪能懂得彼此?但是,老人引我们上楼,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就跟了上去。原来楼上还有一孔石窟,老人掏出钥匙打开石窟的门,一房间壁画刹那间闪亮在我们眼前,就一眼已经目瞪口呆,老人还准许我们逗留在石窟里随便看,愿意看多久就看多久。惊喜中,我仔细看这些壁画,觉得,都是下凡的仙人技痒难忍之作吧?
老人的慷慨,让我去下一站古格王国时,觉得不过尔尔。
正在重修中的古格王国,只开放了4个洞窟,分别为红庙、白庙、度母殿和大威德殿,展示的我觉得是与皮央遗址同时期的壁画。也许是名闻天下的缘故?这里的壁画保护得不好,色彩消褪得厉害,雕像也倾颓了不少,令人伤感。
若皮央遗址就这样原生态地任由民间随意看护,有一天是否也会像古格王过的雕塑和壁画那样,渐渐隐退到历史中去?就像古格王朝的10万人何以一夜之间不知所踪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