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下抄袭和融梗之争,我们先来庆贺,一个原本只能在“月亮背面”展示片刻的话题,终于可以走进院线呈现在大银幕上了。就算《少年的你》终于能以这样的方式向影迷们宣布“我来了”,这部画面灰暗、内容比画面还要灰暗的电影,很有可能会像不少艺术片一样激不起半点水花就泯然众生,但是,《少年的你》以口口相传的口碑将不少原本不看好它的犹豫者引入了电影院,且觉得超过2个小时的电影一点儿也不冗长,并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心头被陈念和小北的命运淤塞得半天说不住一句话来。
隔了一天,我终于能够在在这里分享,《少年的你》在哪里能触痛了我。
由于成人假装看不见,校园霸凌愈演愈烈
那时,我还是一家学生媒体的记者,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求告后,第一时间奔赴除了大事的那所学校。到了现场,发现受伤的学生已被学校送到医院。我赶到医院,拨开观察室门外一对衣着有些邋遢的中年男女,看见病床上那个男孩神智虽然清醒,但右侧脑袋在一小点一小点地往外渗血。正好有医生进来清理伤口,我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后得到医生的回答是,脑袋被打破了,假如仅此而已,只是外伤。一会儿要去做进一步检查,就怕有内伤。医生说着,观察了一下那个男孩,“看样子不像受了内伤。谁知道呢?我们收过一个病人,送来时已经不行了。说是在家里仰天摔了一跤,家人看到该吃吃该喝喝也就没当回事,哪里知道4个小时后喷射性呕吐了。”俄顷,医生又问:“听说是被同学打的?”看我不置可否的样子,医生深深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孩子怎么下手这么狠?”
还好,那孩子只是受了比较重的外伤。这样的校园事故,肯定上不了报,所以,从医院撤退时我还有些气馁呢,看见那对看上去有些邋遢的中年夫妻,便顺口安慰道:“孩子没事了,你们放心吧。”
哪里知道,我的一句顺嘴认清,竟让这对夫妻抽抽搭搭起来,原来,他们的儿子被打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嗯?我顾不上回家,又去学校。
学校当然推三阻四,可真相还是被我一点一点地摸了出来。原来,孩子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又不甘于被人看不起的状态,就想尽办法讨好学校里的小霸王。可是,他拿什么去讨好别人?只有牺牲尊严,被小霸王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我们孩子老是被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问他,又什么不肯说”,看来,那对夫妻所言不虚。
我准备稿子的过程中,跟大家讨论过孩子被打被骂的原因,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什么话!想要巴结“有实力”的同学就应该被打被骂?我就把这个观点一并在文章里批驳了。
可惜的是,文章最终没能上报。原因是,此类事件不宜扩散。那一年,是1998年。
后来,托福互联网,校园霸凌事件有了曝光的途径。每一次看到这样的文字稿和视频,我总是回想:假如我们在1998年时就在媒体上曝光校园霸凌事件,告诉行凶者殴打同学、同龄人是一件丑恶的令人不齿的类犯罪行为,这样的警告能不能起到警示作用?我想,能。《少年的你》中招致魏莱被推下台阶意外身亡的殴打、拍摄陈念裸体视频的事件,魏莱在辩解时不也反复说自己及一帮小兄弟,是玩大了吗?注意,她用的动词是“玩”。那么,又有多少校园霸凌在欺凌同龄人时,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只是在玩呢?
谁来管教那些只生不养的父母
电影交代了跳楼自杀的胡小蝶父母的情况吗?我不记得了。但我记得,小北是因为妈妈打算再婚的计划搁浅在因为有一个儿子的原因上而迁怒于小北,13岁的小北才小小年纪独自生活的。我还记得,陈念的妈妈不知为何丢失了婚姻又欠了一屁股债不得不远走他乡卖三无产品,扔下陈念一人既要承受高考的重压又要忍受妈妈的债权人给予她的重重压力。而后一条,就是在胡小蝶死了以后魏莱她们将霸陵目标锁定陈念的理由之一吧?
小北的母亲、陈念的妈妈属于不同程度的只生不养形父母。
所以,二宝政策开放后,我看见有些家庭不问青红皂白地生育二宝,非常不理解。
她,从湖南农村考入湖南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做编辑。她是外貌协会的,看中那个东北小伙后,她的同事、闺蜜都觉得不能嫁,但朋友们的劝说她根本听不入耳,还是嫁了。说是嫁了,北京的蜗居是靠她的收入买下的,幸亏新世纪刚开始时房价还不像现在这么疯狂。结婚后不久,他们就有了一个男孩,她丈夫觉得,再这么没有固定职业替不像话,便去一家电子商场卖电脑。显而易见的搭配不和谐的婚姻,但女主角愿意,别人又有什么资格置喙?二胎政策开放不久,同事们发现她怀孕了,大家大感纳闷:“不是总说还房贷都觉得累吗?”老二又是一个儿子,“又生了一个建设银行”,大家的议论声还没有平息呢,她的一个坏消息传到社里:她婆婆得了癌症住进了北京她家里做长期治疗。蜗居嘛,也就老公房一室一厅,现在一下子要塞进一个老婆婆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怎么办?最关键的是,老人看病养育小孩都需要钱,而卖电脑的丈夫又能挣多少钱?她只好产假一满就来上班,且不断加大自己的工作量……关心她的人问:“生病的婆婆能帮忙照顾小孩?”她疲惫一笑:“哪里。我把她送回老家了。”
你没有能力养他为什么要生他?这是我听到她把小儿子送回老家的消息后的即时反应。也许是我自己从小被送到外婆家直到8岁才被父母领回身边的缘故,我特别痛恨父母将孩子送到别处抚养的选择。是的,失去母亲的小北和不得不被母亲留在家里独自生活的陈念,他们的遭遇是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遇到的特例,大多数孩子像我貌似都安全地长大了。可是,从0岁到8岁父母不在身边的空窗期给一个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虽然看不见但用一辈子都没有办法修复。
谁来管教那些只生不养的父母?没有谁。那么电影《少年的你》是将这些父母的过错血淋淋地呈现在了银幕上,我们在打算要一个孩子之前,是不是该思虑再三?
谁给了成年人奚落少男少女的权利?
陈念被当成杀害魏莱的嫌疑人后,女警察王立审讯陈念时,语气特别盛气凌人。没错,我们的法律实行的是有罪推定,可是警察,你对面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女呀,你能这样冷漠地奚落少男少女吗?也就逼出了陈念的一段精彩回复:“谁能帮我?录我视频的人吗?站着看热闹的人吗?还是那些问为什么只有你被挑上,别人就没事的人?一般人眼里报复是正常的,像我们这样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过高考的人,我们这样是有错吗?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话,你放心把你孩子生出来吗?”
相信这是一段让少男少女听来特别痛快的台词!反击得好,好极了。可是,那是电影里的情节!生活中,又有多少男少女被成人冷漠地批评、指责、奚落后,又不能反击或者没有能力反击,只好为郁积在心头的怨愤寻找发泄的对象。还有谁能成为少男少女的泄愤对象?同龄人,同学。
所以我要说,少年的每一次恶行,都是成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