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诞生在中国》:我是达娃,你呢?

(2016-08-19 12:47:31)

用春夏秋冬和春回大地的季节轮换以及群戏的模式完成的以动物为主角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给人两处可以诟病的地方:一是这样的结构方式通常是黔驴技穷时的不二法宝,当然,你也可以正解成只有这样才更与自然和谐;二是用群戏而不是像《狐狸的故事》的那样用一只动物撑起一部电影,是不是因为镜头不够呀?当然,你也可以正解为只有让丹顶鹤、雪豹、金丝猴、熊猫、藏羚羊等等悉数登场,才能紧扣片名。

我不是正解的持有者。可是,扪心自问我是多么爱陆川导演的这部片子啊,有这样的不满足,完全是因为影片塑造的悲剧形象那个叫达娃的雪豹,深深地打动了我。

青藏高原本就是一个生存环境相当恶劣的地方,达娃还是一个单亲妈妈,她要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于不毛之地养大,这样的人物设定已然叫观众心有戚戚,却还让达娃打算借以让自己和两个孩子储备体力过冬的食物一只岩羊,被同类带着3个成年儿子的雪豹抢走了。什么叫得寸进尺?你来看《我们诞生在中国》的这一段,虎口夺食的雪豹一家四口,顺势将达娃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赶出了他们生活了很久的、熟悉每一块岩石每一处寸草、每一个洞穴的家园。

什么叫赶尽杀绝?陆川对达娃母子的处理就是。让他们失去家园后,电影让达娃在狂风暴雪中不得已奔向一群岩羊时,一只爪子受了重伤,很长时间不能捕猎果腹;这以后,达瓦饿得实在受不住了,两个孩子也实在受不住了,只好扑向一群牦牛中的那一头幼崽。达娃当然被幼崽的父亲用牛角顶成了重伤,影片关于雪豹达娃一家的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了,这种没有结局的结局真是叫人揪心啊,所以,看完电影都一天了,我都会在不经意间问自己:影片以外达娃和她的孩子会怎样?

为什么?我也问自己。淘淘可爱,丫丫呆萌,藏羚羊那么优雅,我何以念念不忘那只叫达娃的雪豹?因为,我就是达娃。

所不同的是,我的“青藏高原”是看似热闹但用心去感觉会觉得比青藏高原更荒凉的世界。我的“两个孩子”是我的家庭我的职业如果还可以有的话那就是还有我的理想。我跟达娃一样,在我全力呵护我的所有的时候,遭遇过“嘴边的岩羊”被抢走、追逐“羊群”的途中伤了自己、不肯放弃到了“嘴边”的“牛犊”被顶得“遍体鳞伤”的片刻。只是,这些得而复失、这些自残、这些淋漓的鲜血都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但,《我们诞生在中国》用动物的故事让我们可以毫无顾忌都借动物酒杯里的酒浇我们心中的块垒,你在看着达娃两个孩子的眼睛那么蔚蓝而达娃的眼睛由灰蓝变得灰白时,难道没有潸然泪下吗?有,那你跟我一样,也是达娃。就算现在你还是淘淘、丫丫和美美、藏羚羊,在这个明枪暗箭躲也躲不及的世界里,你早晚也会是达娃,正因为如此,被导演陆川称作自然电影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应该成为流淌在院线银幕上长久的清流,让我们这些达娃们在困厄时能再度走进影院从落败得几乎没有出路的达娃身上寻找到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这部电影只以雪豹达娃为主角,那将会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无论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我将更加喜欢。

陆川大概觉得雪豹达娃的寓意过于悲伤,于是,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处他用有丹顶鹤舞若翩跹的镜头宣讲着生命轮回的神话。就算生命可以轮回,但是,轮回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已不是此生的我,我只想从达娃的束手无策中看到生命的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