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武侠而文艺——读《侠隐》

(2015-04-15 10:37:29)

选择他的小说《侠隐》开始阅读张北海,大概是个错误。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纯洁的汉语在哪里》,感慨由一位叫鲁娃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一系列散文而生发。这位似乎旅居在法国的女作家,闲闲地写埃菲尔铁塔、爱丽舍宫、香榭丽舍大街、枫丹白露等等巴黎著名景点之外的法国,虽无甚新意,却以利落不造作的汉语赢得了我。相比之下,长期浸淫在汉语里的我们,倒喜欢学西语复句式的表达,以致,一些译著特别是一些理论类的译著,常常叫人摸不着头脑。

读过两三章张北海的《侠隐》,数年前的感慨再一次在心头泛起泡泡,这位生于北平、长于台北、常年生活在纽约的作家,写出来的汉语陌生又亲切,叫人好生欢喜。不过,等到一本书读完,已经从对表达的钦佩过渡到对内容的疑惑。“60岁以后,从联合国退休,张北海的写作对象从纽约转到北京,从现代美国社会转向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写作体裁从散文转向了武侠。他花了6年多时间,写出自己的第一本武侠小说《侠隐》”。可是,《侠隐》是一本武侠小说吗?

不错,主角李天然是个武林高手,4年前从大师兄朱潜龙滥杀师傅一家的枪下侥幸活了下来,因重伤和毁了容被好心的美国人马凯医生送到美国治疗和整容。此番回家,说是因着英雄救美而被美国当局驱逐了,实则,是要报师傅一家四口被杀之仇。

正是1936年。为寻找武门逆子朱潜龙和他当年的帮凶日本人羽田,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李天然和师叔难免要使出看家本领。受过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熏陶的读者,在张北海无限接近纯正的汉语中体会武侠的飞檐走壁,有望梅止渴的焦虑,因为,李天然和他的师叔,在张北海的笔下,除了“蹭”地窜上了房和用手指弹出水珠或玻璃球就能伤人要害的描写外,再无惊人武功。就连倒数第二章里师叔亡故已成孤胆英雄的李天然,在狭窄的顺天府里了结与朱潜龙之间的冤仇,也是不见武功只听得见枪声“砰砰”作响,要说武侠的影子,也只有朱潜龙顺手捻起肉串子“夺”地钉在墙上的那一招了。所以,我不认为《侠隐》是一部武侠小说,它其实是一部主角出之武林的文艺小说。

如果用文艺小说的心理期待去阅读《侠隐》,正应验了“怀旧均是美好”这样一句老话了。60岁以后,张北海回忆童年时印刻在他脑海里的北平,尽管他一遍遍地写到了冬天的北平有多冷,纷纷扬扬的雪花以及凛冽的寒风在我读来,总是温暖,因为,寒冬腊月里出没的人们,都是长久地住在作者心里的童年往事,马凯医生、马凯太太丽莎、蓝青峰、关巧红、徐太太、蓝田、蓝兰……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贵还是贱,他们统统温文尔雅、亲切可人。而他笔下的坏蛋,如朱潜龙、羽田、金士贻、卓十一、唐凤仪等等,当然是为着自己的人生计划男盗女娼者,可是,他们是张北海为了塑造李天然他们硬是设计出来的李天然的对立面,所以,非常标签,也就是说这是一群顶着坏蛋标签的文明之人,难怪,张艾嘉的叔叔嘛,出生长大在那样的大家族里,又怎么能够接触到北平的市井?于是,一个丈夫稚儿死于日本人车轮之下的寡妇,尽管窘迫到必须靠给人做衣衫来糊口,也那么漂亮又聪慧!

1937年日本人进犯之前的北平城,冬有冬的凄美夏有夏的热烈,而映衬一年四季北平风景的北平人或是南来北往的客,更是给彼时的北平添了几多生动,于是,有人质疑张先生:你写的北平真实吗?或许,老舍笔下的北平更加真实,但,我愿意有张北海的北平与老舍的北平共存,无他,可慰藉我们对往事的美好追忆。

不过,《侠隐》真不是武侠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