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复迷糊——读埃科的《傅科摆》
(2014-08-02 20:52:42)
标签:
情感 |
凌晨3:30,被吾儿剧烈的咳嗽声吵醒,再也无法入眠。起身坐在客厅里,美国和比利时的激战就要开打,我犹豫着到底是看世界杯呢还是将剩余的几十页《傅科摆》读完?最终还是选择了埃科选择了《傅科摆》。差不多5:30,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傅科摆》阅读之旅告一个段落。
这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的阅读中,在老头极度谐谑的描述中,我几度清醒几度迷糊。
清醒时会牢记老头写在封底上的阅读警示:世界就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谜团,使我们的疯狂使它变得可怕,因为我们企图以自己的真理来解释谜团。此警告的最佳佐证是,贝尔纳、卡索邦以及迪奥塔莱维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想要破解出其中秘密的纸条,只是数世纪前商行的一张货运清单,而道出其中真相的,竟然是学问远不及他们三位的卡索邦的女友莉娅。将数世纪前商行的一张货运清单阐释成涵括统治世界奥秘的惊天秘藏,埃科大笔一抖的虚构,是不是顺带着就把学界那些孜孜矻矻的索引和研究给讥屑了?让莉娅在生育孩子之余三下五除二地破解出贝尔纳们所谓隐有惊天秘密的纸条只是一张运货单,是不是在暗示所谓真理与我们的距离就是抛弃繁文缛节朴素地去追寻?
对,即便清醒着,都无以摸到《傅科摆》的脉动,何况,阅读《傅科摆》的大多数时间是迷糊的。迷糊时会疑惑:老头言之凿凿写在故事里的培根、伏尔泰、希特勒们与圣殿骑士、十字玫瑰会等秘密组织的关系,全是胡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埃科都敢拿过来掰碎了重新揉成为他的创作服务的崭新的培根、伏尔泰和希特勒,这得有什么样学养才能这般有优游不迫?可是,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无法接受整本《傅科摆》都是埃科在重构历史和混淆现实啊,比如,他推测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时将死者的衣物、财产收集起来细细排查的细节,是因为犹太人中隐藏着涉及圣殿骑士等秘密组织的巨大秘密,“不然,不说财产,那些从死者身上扒下来的衣物,何以要仔细检查?”对呀,那些肮脏不堪的衣服,除非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有什么理由让纳粹那样去做?
真是迷糊复迷糊。这种状态伴随着阅读《傅科摆》的始终,且一方面为埃科设计的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引得放不下书,一方面被他随手搭建的知识迷宫拨弄得眼前一片昏天黑地。好在,埃科是国际学界的学霸,已成共识。在世界级学霸面前露怯,有什么好丢脸的?比如,我又一个疑问:《傅科摆》总共120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由一段引自典籍的片断做引语,这些引语,来自120本书,纵跨数千年横贯西中,这120本典籍,都真的存世吗?
120本典籍的真或假,都不影响埃科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认识。看看老头为三个主角安排的结局:迪奥塔莱维因为他们的出版“计划”累及存世千年的秘密组织而遭身患恶疾的报复:贝尔纳被秘密组织挟持惨遭杀戮;我、卡索邦在一片荒凉中进入等待状态。
等待什么?只有将《傅科摆》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