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写到这种地步
(2013-04-24 10:57:36)前天,看了一集最新美剧《汉尼拔》,到今天都没有勇气把已经上线的剩余两节看完。
先说石黑一雄发表在《格兰塔》上的电影剧本《美食家》。
《格兰塔》是一本在英国出版了120年的文学杂志,现在由九久读书人引进、出版中文版。我一拿到这本《格兰塔》先被封面勾住了魂:为什么要用一只有破绽的英国瓷茶杯做封面?这一个问号还没有拉直,读过半本《格兰塔》后我瞠目结舌地想要问……问谁呢?对英国文学,我似乎还停留在狄更斯、简·奥斯丁、夏洛特·勃朗特、哈代、毛姆等等老牌英国作家的认识上,《格兰塔》上的作品,却是一篇紧追一篇地怪异。就说石黑一雄的《美食家》,说的是一个名叫曼利的美食家,像是已经吃遍了人间美食,却没有因此停止追求美食,你看他脚步匆匆得连给他开了多年车的司机的名字都记不真切,上穷碧落下黄泉为的是要吃到人间以外的美食。他找到了吗?他找到了。他找到的是灵魂!天呐,美食家的终极目标居然是拿起刀叉往嘴里扒拉一块灵魂,想起来都瘆人。不过,石黑一雄的确是写故事的一把好手,虽然品尝灵魂的关键情节的确叫人倍觉恶心,但《美食家》写得真是引人入胜,我有点想早日在大银幕上看到《美食家》,不过让人疑惑的是,电影人怎么将灵魂放到曼利的餐盘里?
对美剧《汉尼拔》,这就不是问题了,因为汉尼拔的盘中餐不是无中生有的食物,而是……
麦德斯·米克尔森是我喜欢的丹麦演员,刚刚看过的《狩猎》中,他将一位隐忍的汉子塑造得完美无瑕。作为《汉尼拔》的双男主角之一,麦德斯·米克尔森一出场我就认出他是《007皇家赌场》中那个阴郁的反角。这一回米克尔森再度阴森森地出现在《汉尼拔》中打算怎样阴损观众?10来个金发女郎接二连三地失踪后又被找到尸体,这些尸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缺了身体的某个“零件”,比如,新近遇害的姑娘除了被鹿角穿刺过外,还缺了肺。肺到哪里去了?你看汉尼拔精心打理着放在料理台上的这挂肺,就能猜到它最后成了汉尼拔的盘中餐。第一集结束以后有第二集的预告,我看见汉尼拔约请黑人侦探一起吃他精心准备的早餐:沙拉、烤肉……我已经猜出由汉尼拔端出的所谓美食食材都是大有疑问的,所以,我迟疑着迟疑着不敢点开《汉尼拔》的第二集。
为什么要把人生最大的享乐之一品赏美食写得如此恶心?虽然石黑一雄的《美食家》颇有哲学意味,引人深思;虽然《汉尼拔》借助西谚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说一个食人魔的故事有着《汉尼拔》创作者的“别有用心”,可是,行文至此我的脑子里盘旋着石黑一雄的文字眼前重演着麦德斯·米克尔森津津有味地吃着盘中变了形态的人体的某个部位,我忍不住干呕起来。
微信上朋友圈里的我的好友们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最近我总是将做得的晚餐拍照晒到那里?我是在用这种方式抵抗由《美食家》和《汉尼拔》带来的对美食概念的强烈冲击。
此时此刻,多么感谢《深夜食堂》。同样说美食,《深夜食堂》将平常食物写成了心灵安慰剂,所以,用眼睛品尝过那间小食堂里的炒面、茶泡饭、猪排后,《深夜食堂》的粉丝会咂巴着嘴进入甜蜜的梦乡——我这种情不自禁的选择,是不是预示我的体力和智力已经无法对应《美食家》和《汉尼拔》这样的先锋艺术作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