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口吃出花来——小说《酒疯子》
(2013-04-05 21:35:48)把晓苏的短篇《酒疯子》放在最后阅读,是因为这一期《收获》头条《修真纪》失了水准,紧随其后的《施耐德的一日三餐》又叫人摸不着头脑。韩少功的《日夜书》成了心头的块垒,哎呀,就剩下《酒疯子》了,读完就可以把新一期《收获》塞进书橱。
没有想到,最后一口吃出花来。
故事简单,短篇嘛:“我”是乡村小店铺的店主,乡间酒鬼袁作文在烈日当头的中午骑着乡长的摩托闯来摸出20元钱而不是赊账买了一瓶烈性白酒一口口地灌了起来。一口酒后,袁作文说乡长黄仁被罢了职自己荣升代理乡长;再一口酒后,袁作文开始畅想他领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蓝图;三口酒后,袁作文向“我”描绘自己将如何只用三次就勾搭上乡长的女儿……袁作文醉得不省人事,“我”只好将袁作文绑在乡长的摩托车上送他回家,才知道乡长骑着摩托到袁作文家跟袁作文媳妇苟且时忘了锁车,袁作文的老婆为了赶走丈夫想给酒鬼10元钱的,口袋里只有20元又一时找不开……
读到“我这时看了一眼袁作文,他妈的还闭着眼睛,越发像一头死猪了。我晓得他是在装死。”这一节《酒疯子》的结局时,我忍不住嘿嘿笑出了声:多么黑的幽默!晓苏用巧妙设计的情节在小篇幅里尽显大社会新农村的现状:乡长横行霸道、乡民苦苦度日、无以凭借的女人只好出卖与身俱来的诱惑以求一朝一夕的安宁、因酒失去了乡民资格的酒疯子只好头戴绿帽子继续用烈酒把自己送入狂躁中。
故事没有新意,我感佩的是作者严丝合缝的表达。从热到能叫人昏头的天气到袁作文面对偷自己老婆的乡长只能犬儒地假装睡着,我粗略估计一下将近1万字。这万字,作者几乎不肯浪费一撇一捺,好风景人说一步一景,而这一篇好小说,可以说是一句一天地,情节的推进作者依据的“我”、袁作文、“我”老婆娃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作者退避三舍得让我们几乎摸不到他(她)的思想脉络,作者的嬉笑怒骂全都在小说中不多的几个人物的或冷静或清浅或麻醉的对话中互博中。
故事却有深意。“我”算是冷眼旁观着,“我”的老婆娃子算是不明事理的轻信者,袁作文是一无所有的受害者,从《酒疯子》的新农村这个小天地里跨出去,大世界里哪里不是由这三种人组合成的?他们又被乡长这样胡作非为的人钳制着,只敢趁乡长不在的时候借着酒劲撒一回野。乡长一出现,哪怕谁是谁非明明白白,也只能像一头死猪一样装睡。
想一想,自己何尝不像一头假装睡着的死猪?《酒疯子》的黑色幽默带给自己的笑容瞬间僵硬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