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州、南浔和乌镇西栅

(2012-02-01 15:23:30)
标签:

杂谈

人的记忆真的会出现间歇性空白的。我数年前明明去过湖州的,昨天再去湖州,一路上怎么回忆都不见点滴痕迹闪回在脑海里,所以,“湖笔博物馆”去过没有,好不好,一概不知。

那次去湖州,通往湖州的高速公路还没有修通,又有专职司机,我没操心是怎么从上海到的湖州。这一次因为是自驾游,必须得操心一下了,就查了一下“必应地图”。我们像傻瓜一样按照“必应地图”到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绕了一圈,后来证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多么害己的马虎。从延安路高架开车去徐南路我朋友的家,一次次会遭遇“湖州方向”提示牌,因为熟视无睹,就做了一回被“必应地图”误导的傻瓜。

湖州已经在我的脑子里了无痕迹,再到湖州就一定要去“湖笔博物馆”了,于是到了湖州就问一个模样像是读书人的中年男人,他说过两个红绿灯右拐再过三个红绿灯看到九八医院再右拐就是了。可是明明数着红绿灯左拐右拐的,还是迷了路,糊涂中看见一个路牌上书“威莱大街”,猛然想起上一次来就是住在威莱大街上的一家宾馆里的。所以记得这个细节,是因为当初猛一看见误读为“咸菜大街”了。这一次又是从“咸菜”转换到“威莱”的,又有什么用?一点都不能帮助我想起该怎样才能到达“湖笔博物馆”,而再问路人,却没有人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怎么走能走到“湖笔博物馆”,沮丧之下退而求其次,逛一逛府庙。谁知道湖州人民的春节还没有过完呢,十家商店倒有七八家还关着门,开着的多半是古董店,进去看过一两家,要么老板在跟电脑对话,要么老板在跟狗狗说话——也是,古董店哪有门庭若市的。此时,已到午饭时候,不知道在湖州应该吃什么,就挑人多的地方去,曹洪兴馄饨店。没见过这么牛气冲天的馄饨店!刚开口问跑堂的要菜单,人家笑眯眯的答:“不知道我们?上海游客都知道啊。没有菜单,就一个品种,8元钱一碗。你们两个人,16元!”就一个品种的馄饨店,竟能吸引到这么多各色人等在这么一家小店里摩肩擦踵,我们庆幸我们找对了东西。等啊等,你猜很牛的馄饨滋味怎么样?也许是客人太多店家没有时间吧馄饨煮透,于是,馄饨皮有些黏牙,而且是全肉馅的。我不喜欢全肉馅的馄饨。

那么,离开湖州去南浔?临别前不死心又问一位出租车司机“湖笔博物馆”在哪里?“在莲花庄”,他答。这是我们得到的最确切的答案。谢过出租车司机以后我门一路问过去莲花庄在哪里,这就容易多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潜园边上的“湖笔博物馆”。

就我们两个参观者,一圈看下来,我算是明白了“策展人”这三个字的含义。也就是说这个“湖笔博物馆”是有东西的,却被他们弄成乏善可陈的展览。如果实在要说好,就是王羲之、赵孟頫等等书圣的作品,即便是影印品,也是美得摄人魂魄,像王羲之的《奉桔帖》、《快雪时晴帖》和《平安帖》,博物馆将后人收藏留痕与王羲之的原作并列,哪一位续貂者的“精耕细作”都不及王羲之的简单、平白有力度。

出博物馆自然要看看与博物馆比邻的笔庄,这一看就乱了方寸,哪一家都说自家卖的笔最好,而看上去同样款式的笔价格千差万别的,我们想买笔的,一时无从下手。

好了,去南浔。问湖州人去南浔怎么走要比“湖笔博物馆”在哪里得到的答案确切得多。

上一次来湖州也顺道到过南浔,家里那副水桶一样的竹制小摆设就是在南浔买的,到今天南浔留给我的记忆就是破败以及深藏在民居里的买古董的店家。到了南浔,没落依旧,只是,比我记忆中的南浔有意味得多。“张石铭旧宅”“小莲花”“嘉业堂藏书楼”“刘氏梯号”“求恕里”这些我们细细看过的地方,“曾经沧桑难为水”的感慨一次次翻滚在心头。一个地方,能让游人一次次颔首深思,就是一个好地方。可惜,南浔人似乎不懂得“靠山吃山”的道理,收过游人100元门票钱后,所有的景点都4点半关门,就连小商店,5点钟纷纷上了门板。这碗泡泡馄饨就是桥头面点的最后一单生意了,我们边吃馄饨边惋惜想象中的南浔夜景并不存在时,面店店主的女儿友好地告诉我们:可以去乌镇啊!难道,乌镇距离南浔很近吗?她答:开车过去20分钟,足矣。

还犹豫什么!车开出南浔古镇后往左一拐,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右拐,开到青云就有明显的路牌标志,看到桃源,乌镇就在眼前了。

半小时后,我们已在乌镇的西栅,对,晚间游乌镇,只有西栅了,夜幕下的西栅,用同游人的话说更美,因为黑暗把原本一点点不美妙的东西遮蔽了。夜幕下的西栅,也的确是美,前方的点点灯火与天上的星星月亮交相辉映,“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冬日晚间稀少的游客,更为此时此刻的寂寞之美添了些许韵味。暗黑中,我们进一家出一家地在乌镇西栅的民居进进出出,走得多了才知道南浔面店那姑娘的话算是点到了乌镇西栅的死穴:民居大多数是后造的,就算是楼上做了客房楼下当了食堂,生造的气味还是直愣愣地扑向我们。当然,乌镇西栅发达的水系是天然的,乌镇的开发者用巧妙的构思将天然水系发挥到极致,让南来北往的客人能做一晚上枕水人家的美梦,乌镇的美就美在这里。

还美在各种各样的小物件上。那只原木笔筒已经漂漂亮亮地摆在我家的写字桌上了,谢馥春的润肤露也以用上,只是那双红色的绣花鞋不知道什么时候胆敢穿上出去走一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