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凡达》,不过如此

(2010-03-19 10:18:53)
标签:

杂谈

终于,赶在《阿凡达》就要下档的时候把《阿凡达》看了。

卡梅隆在距离《泰坦尼克》15年后奉献给世界影迷的力作,如同他15年前的大制作,不是我想象中的上品。

作为一个身在圈外的影迷,本没有置喙一部影片好与坏的资格,尤其是面对卡梅隆这样的世界顶尖导演时,尤其是面对《泰坦尼克》、《阿凡达》这样的大片时。可是,比较是不期而至的,看《泰坦尼克》,我没法不想起先前看过的《冰海沉船》。

《冰海沉船》,一部普通银幕的黑白电影,音效也是扁平的,可是,记忆中的它是那么能打动人心,尤其是五个男人站在甲板上镇定自若地操控着各自手里的乐器,任凭四周嘈杂的人们做着最后的挣扎,任凭船体慢慢倾斜,他们安宁地在甲板上演奏他们此生最后的乐曲——赞美诗374首《与主接近》,直到庞大的泰坦尼克倾覆在冰冷的大海里。

是的,卡梅隆的电影里也克隆了这场戏,看的时候只觉得形式在但魂已经消散。以为自己是过早地沉溺于怀旧了,就特意找到《冰海沉船》重温一遍,依旧是到了感动的地方就热泪盈眶,特别是看到五个男人在甲板上兀自沉浸在音乐里的时候,比初看时更加不能自已。

同样题材,到了卡梅隆的手里,内涵并没有丰厚起来。他用炫目的电影技巧,炒了一次冷饭,将集体下意识的临危不乱的高贵行为缩小到一对痴情男女生离死别的闺房戏——他当然会赢。世纪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行将毁灭的传言甚嚣尘上,还不及时行乐吗?我觉得《泰坦尼克》狂卷世界电影票房的事实,是反《冰海沉船》的,加固了一些人无不用其极地消费生活的信念。

时隔15年,卡梅隆的新作问世。就像《泰坦尼克》一样,卡梅隆的粉丝们又一次将《阿凡达》抬举到里程碑之作的地位。众多溢美之词中,最耸人听闻的是同为导演的陆川的一篇评论了,“这是一场大师级的视觉盛宴,是绝不可错过的一次梦境旅行。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代,变成一个粉嫩的充满幻想的小孩;那目不暇接的柔软的强悍的触目惊心的不断颠覆我们想象疆界的影像流,仿佛清澈无比的小溪在不断涤清那已沾满灰尘的灵魂,让我们自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听到自己的呼吸;这种感觉让我很多次热泪盈眶。”如果陆川说的是肺腑之言,那我只能反省自己的灵魂蒙尘得难以擦拭了。差不多两个半小时里,我只看到一对造型古怪的男女主要是为了爱情,附带着反一反强权政治、拯救一下弱势群体、为环保呼吁一下。这样的故事,就能颠覆想象疆界的影像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长袜子皮皮》、《地板下的小人》……还有许许多多想象力异常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仅就出人意表这一点,它们绝对超过了《阿凡达》,更不要说我最最佩服的德国童话作家恩德的《毛毛》和《奥菲莉亚影子剧院》了。是的,在这些童话故事里,唱了主角的还是地球上的男人和女人。可是,说影片中的角色生活在了潘多拉星球上,又让他们长着一条细长的尾巴,再说几句所谓的那威语,他们就是非人了?

我以为,不是《阿凡达》的故事情节打败了陆川们,而是《阿凡达》“大师级的视觉盛宴”俘获了陆川们的心。电影`,作为艺术,当然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可是,主宰电影的不应该是工具而应该是思想。内容苍白的《阿凡达》居然能叫陆川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他说的另一句话恐怕要变成较长时段里的事实——中国电影人集体服气的完败。而陆川们在影片未及公映就公开了为《阿凡达》定调子的长篇大论,叫人无法平心静气地观赏电影,要对它说个不字更是难以启齿——你OUT了,怕是有很多人听了我的心声后会斜着眼睛这样驳斥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