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无奈和反省
(2009-03-18 11:35:27)
标签:
杂谈 |
我儿幸运,拿到了保送生资格。到九月中旬大学开学,他将拥有轻松、纯粹、愉快的半年时光,我这样认为。
可他不这么想。
推荐给他读的书,从《货币战争》,到《藏地密码》,到《万历十五年》……也读,像《万历十五年》。多半是揭了书皮瞄上几眼,就搁下。“不好看吗?”我问,答曰:“没兴趣。”然后就整日盯着电脑手握鼠标。我看他的时候他读从网上下载的英语短文。
终于忍不住了,告诉他你应该趁这半年时间给自己找到爱好。没有什么比将自己的爱好和所学专业结合在一起更幸福的事情了。他诺诺,依旧将个鼠标拖来拖去。我强压怒火,问:“你到底爱好什么?”这下倒是放了鼠标,茫然地看着我。我耐着性子继续启发他:“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没有多少零花钱吧,可还会节衣缩食为买一本《收获》杂志,因为我喜欢文学。你有这样的爱好吗?”
他摇摇头。
我不相信地看着他,确信否定就是他的答案后,说不上来有多沮丧,泄气道:“那你那么辛苦读书干什么。”
“读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挣很多钱。”
“像你这样心里空空的孩子,挣了钱又拿来做什么呢?”
“打高尔夫,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有了钱,爱好什么不行。”
我语塞,憋了半天,说:“你没听说过‘穷得只剩下钱’这句话吗?”
他反应极快:“没钱的人才说这样的话。”
我没辙了,只好到他爸爸那里讨救兵:“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好像全世界人民都欠他们的。”他爸爸同意我的观点,却也找不到应对的策略。我不能举手投降吧,就换一种语境:“儿子,这个世界乱哄哄的,等到你踏上社会后就会发现那是多么无趣。你需要有一个精神世界,比如你哥哥喜欢古典音乐,他到什么时候都能在古典音乐里找到慰藉。”
“有钱了再说这些也不迟。哥哥喜欢古典音乐不假,可他连买张唱片都要废周折,不要说去现场听音乐会和买高级音响了。”
我又不知道如何接茬。幸亏他爸爸醒过懵来:“爸爸妈妈不要你现在就考虑钱的问题。你就为自己的理想放开翅膀吧。人这一辈子没有多少时间可以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你正处于这个时段。你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儿子眯起本来就不大的眼睛看着我们:“就是挣很多钱呀。”
不欢而散。
那晚,我躺在床上就想,一个曾经天真、纯净的孩子怎么就一步步走到了言必称钱的今天?还得反省我们这些当父母的。为了激励他的学习热情,我们总拿身边好孩子的成功范例去教育他:“看,王老师的儿子,才大学毕业,就挣那么多工资了,才几年呀,就给爸爸妈妈买了房子,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书读得好上了一所好大学。”目标不够远大,是吗?那好,让他读巴非特传记,或者马云的成功史。可最终都落到了钱字上。
但是,我们还能把谁树立起来作为儿子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