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2012-07-23 01:19:40)
标签:

消费电子

香港电子展

产业链

中教联

智慧教室

it

分类: IT产业圈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2012年春季香港电子展早在4月16日就已落下帷幕,而秋季香港电子展又将于2012年10月13日至1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一直想为香港电子展写点东西,或许,这个时机,还真不算太坏——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节点吧。
    根据官方数据,2012年春季香港电子展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家参展商展示各类高新技术和产品,有57599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买家与会进行采购——相比号称全球最大电子展的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2012年CES展参展商为3100家),香港电子展被称之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展”,一点也不为过。
    透过现象看本质。很显然,涵盖了家电、通讯和电子配件等领域的香港电子展,因为缺失了像索尼、三星甚至于中国主流品牌如海尔、海信、TCL、康佳、长虹等大面积特装展位的助阵,春季香港电子展,更像是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最佳商贸平台。因此,与其它国际展会世界级品牌是核心看点不同的是,香港电子展更多是非知名企业,带来的是具备科技制造和生产优势的产品。而正是这两千多个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振了世界电子发展的核心旋律。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2012年春季香港电子展,有三大热点现象值得关注:其一是3D+蓝光产品四处涌现,以及首款3D裸视技术80英寸电视亮相,这折射出3D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在3D正式成为未来的趋势之前,由终端产品所引发的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其二是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产品走向主流,如我们在展会上,到处都有人出售买来解决方案就可以生产的数码产品:平板电脑、音响产品等;其三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扩大,如在展会上,很多企业都发布了一系列制造难度低,容易差异化的亮点产品,比如苹果产品外壳、键盘鼠标等。
    在展会现场,首先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大量设计精致的3D+蓝光产品,包括惠州德赛集团在内,都将3D产品作为重磅利器展示。这意味着,3D也将成为科技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3D技术会进入普通家庭。
    第二个值得兴奋的关注点无疑是那些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产品。因为展会本身定位的原因,到这里来的参展商和参观者都有一个同样明确的目的:做生意。所以,展会里面到处充斥着买来解决方案就可以生产的消费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音响产品等。当然,正是因为进入门槛不太高,几乎每个产品品类,都有很多参展商在吆喝、推广,并时有价格战的情况发生,其原因在于,这些非常相似的产品,不但功能类似,甚至外观都没有什么差异。但即使如此,整个展会都看不到有社会闲散人员专门收集口袋和纪念品的情况发生。中低端定位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品牌影响力与高端产品有距离,并不妨碍他们获得良好的销量,而因为买家集中的因素,几乎所有的展位都有买家在商谈生意,这也使参展商做成生意的效率要比许多展会更高。
    2012年春季香港电子展的参展商主力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小企业,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澳洲等的企业虽然有但不成规模。中国大陆的参展商为1235家,中国香港的参展商为1133家,中国台湾的参展商为153家,韩国的参展商为34家,其余不到50家参展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澳洲等23个国家。这意味着,虽然中国品牌暂时难以全面占领高端市场,但全球电子产品的中低端市场,依然被中国和韩国所牢牢控制。中国制造厂商一旦能在创新方面能再进一步,将最终享受到自由驰骋于全球消费电子世界的快乐。
香港电子展:创新提振世界竞争力
    2012年春季香港电子展的第三个亮点是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展现出更重要的影响力。无论是华阳发布的全球领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还是制造难度低,容易差异化的周边设备,比如苹果产品外壳、键盘鼠标等,这些代表中国企业“智造”能力的明星产品,吸引了全球买家的广泛兴趣,折射出中国企业产业地位的明显提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中国消费电子企业在创新方面,在品牌影响力与高端产品方面,都将成为世界的焦点。(作者:袁茂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