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渠道为王、终端制胜 |
近两年来,上海大型家电连锁卖场内的小家电区域面积、品牌、品类、销售额都呈现急剧增长,其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家电。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小家电越来越受到上海消费者的青睐,销路大开。小家电丰厚的利润空间和极为看好的发展前景也令传统“大家电”企业纷纷转向,意欲在这个正在起步的市场上分得一杯浓羮。
上海小家电的渠道变革
以销售大型家电起家的家电连锁,如苏宁、永乐、国美,虽然很早就设有小家电专柜,但面积和品类始终不见规模,合资品牌的产品也仅限于个人护理类产品,比如剃须刀、吹风机等等。
渠道的变革是从近两年上海家电连锁企业纷纷展开的大店策略开始的。苏宁和国美两年来开出了多家万平上下的超级家电卖场,这为中高端小家电所需要的专区陈列提供了空间上的最好条件。特别是这些大店的环境和布置已与高档百货公司不相上下,也吸引了世界知名小家电品牌的入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大店的销售情况也都超过了这些品牌的预期。目前一些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小家电区域面积已经占到五分之一以上,例如苏宁的长宁店就将半个楼面用来陈列小家电,而开设专区的品牌数量也有数十个。
小家电销售额连年翻番
记者采访了上海苏宁生活电器事业部的经理助理许晶,他介绍了苏宁长宁店两年来小家电的销售情况。他将统称的小家电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精品小家电”,以合资品牌为主。除了大家熟知的飞利浦、松下、东芝,以前只在高端百货销售的虎牌、美国西屋、德龙等合资品牌也都在长宁店开设了专区,较大的专区已经超过40平米。从2006年至今的两年多来,这些高端小家电每年销售增长都在100%左右,很多产品的销售都能用“超乎想象”来形容。比如松下推出的一款2000多元的美容产品,预期一个月销售4台,而实际情况是一个月就卖出去20多台;还有一些新品试售,往往还未做过宣传,销售和预订就能达到每月10台左右。
第二类是“厨房小家电”,在这个品类中以国产品牌为主,代表性的品牌就是美的、苏泊尔、九阳。这些品牌的一半销售还是选择大超市,但也在苏宁展开差异化销售,专区内的产品多与超市不同,更偏向中高端产品。第一个原因是价格较高的产品在这里能够卖得动,高价格自然也带来了高利润;第二个原因则是通过开设专区使自己的品牌形象得到拉升。目前,这些国产知名品牌与家电连锁卖场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展区制作、人员投入等方面都倾注全力。事实证明,这一类的小家电年销售增长也在80%以上。
第三类被许晶自己归纳为“环境小家电”,包括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净水设备等等。这一类的小家电可以说都是新兴产品,却是增长得最快的,年销售额增长在120%-150%之间。国内品牌以亚都为代表,合资品牌则以夏普、飞利浦、松下最为强势。事实上,这类小家电不但刚刚兴起,而且平均单价超过了生活电器的整体平均水平。之所以受到市场青睐,第一在于市场规模大;第二在于人们物质水平提高,更注重居住环境质量,当然,也与近年来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有关。
小家电背后的利益驱动
与价格竞争到白热化的黑电和白电相比,小家电的利润空间相当诱人。“出厂利润就差不多有10个点”,许晶向笔者透露。多年竞争使黑电的利润已经“薄得像刀片”,而白电由于成本压力而带来的“涨价风波”已经让厂家头痛不已,因此利润丰厚的小家电市场成为传统“大家电”厂商眼中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据许晶表示,LG已经决定推出空气净化类产品,正在和苏宁洽谈出样事宜。而早就在小家电领域颇有布局的海尔,今年又和国美共同推出全系列OEM的生活小电器,利用品牌输出达到利润共享。
上海交家电协会秘书长韩建华也分析说:“在所有家电行业中,小家电不但利润最高,而且是核心技术含量最低的,任何企业都容易进入。”九阳和苏泊尔的先后上市就已经说明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
当然,家电连锁卖场也是最终获益的一个环节。“小家电的毛利状况最好,对卖场的利润贡献也很大,每年都排在前三名”,许晶表示,“两年前小家电占整体销售份额不到13%,现在已经达到18%,很快就会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