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分析与预测(下)

(2007-01-26 14:11:31)
分类: IT产业圈

2007年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分析与预测(下)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 袁茂峰、李曼雪、武志勇、赵绮也、伍娜

尽管许多分析师认为200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更多的业界专家普遍认为,2007年的消费电子产业将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刚刚到来的2007年里,消费电子产业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市场情况?到底会有哪些产品,将会风骚2007年的消费电子市场?2007年的消费电子渠道,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又会有哪些因素,将引领2007年的消费电子产业发展?
本期《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以“特别报道”的形式,站在市场、产品、渠道这三个纬度,分析与预测2007年消费电子产业的未来市场发展和机会。

 

消费电子产品融合加剧(一级小标题)
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互相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经历了2005年的消费电子元年,以及2006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随着HD-DVD与蓝光有望一统,手机与互联网内容的接壤等,2007年的消费电子产品,正迎来更为宏伟的融合浪潮!

高清成平板市场主流新显示方式搅局(二级小标题)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2007年将成为中国高清市场的启动年,无论高清终端、高清节目都将加速发展,同时随着高清电视标准的正式开始实施,高清晰度将成为2007年平板电视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液晶和等离子还在相互较劲的时候,新的显示方式也开始试水平板电视市场。
42英寸等离子电视在高清晰度方面一直备受责难,而随着技术的发展,42英寸等离子电视达到高清也不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松下和东芝等传统等离子电视代表都已经推出了高清42英寸等离子电视,在2007年也将加强与液晶电视的竞争力。松下中国家电销售副总经理繁实建史认为,2007年松下将着力推出高清大屏幕等离子系列,承诺今后松下为中国消费市场带来的平板电视将全部是高清产品。
等离子电视已经解决了高清问题,液晶电视在感到危机的同时也将加大高清产品的力度。索尼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索尼已经推出了超过中国高清标准规定的1080p高清晰液晶电视。
据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丹表示,高清技术将在分辨率、画质、响应时间和图像稳定度四个方面重点突破,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高清发展的路线图。沿着这4个技术方向,康佳高清将全面提升电视产品的视听表现,最终达到超越现场感的终极目标。同时,长虹、海信、TCL、厦华等也开始重兵布阵高清市场。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将在量子芯的基础上,加强与芯片厂商合作,不断推出更多基于高清的差异化产品。而厦华将结合3C趋势,以“全能微晶”等技术继续发力高端市场。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四年,中国高清电视产量将高速增长,无论国内和出口市场。其中高清液晶电视是高清电视的市场主流,占据高清电视90%以上的产量份额。
不但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在高清晰度方面加大了力度,其它显示方式也不同程度的加快了高清进程。德州仪器(TI)推出全球第一台以LED为光源的壁挂式超薄1080p DLP高清电视。三星在2006年已推出了一款超薄型DLP高清电视,其他的制造商也计划在2007年陆续推出超薄造型的DLP高清电视。
除此外,2007年佳能和东芝联合开发的SED电视将批量上市销售。有人认为1080p SED显示器将会取代高端1080p等离子显示器,并将之称为“等离子显示器杀手”。在2006年底的日本CEATEC 2006展会上,东芝推出了一款新型55英寸SED高清电视,该产品将从2007年圣诞期间开始供货。东芝认为,SED高清电视将能提供优于1080p液晶和等离子高清电视的性能,而价格又不失竞争力。SED电视被称为“CRT电视和平板电视的完美结合”。它的性能和画面质量也会远远高于液晶或者等离子高清电视,而对比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0001,远高于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对比度。SED电视的响应时间只有1毫秒,因此不会像液晶电视那样出现图像模糊或者幻影。东芝SED技术专家对媒体表示,SED电视的功耗只有等离子电视功耗的一半,比液晶电视的功耗也要低。
在CRT方面,作为数字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电视一体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磨合,日趋成熟,2007年开始步入正式销售阶段。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洪藩宣布,康佳目前已率先完成一体机市场及产品布局,并在郑州与广电部门合作正式投入销售。康佳此次投放郑州市场的32寸数字电视一体机,采用了新一代CRT电视作为载体,是目前市场上第一款批量上市的16:9宽屏数字电视一体机。

多核、个性成台式PC主流(二级小标题)
台式PC价格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挑战着新的底线,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知名品牌的普及型配置机型早已降到了最低限,过去最有力的市场竞争武器——价格在如今已越来越难以发挥其效力。而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个性开始逐渐主导其在市场上的表现。
多核:自从处理器采用双核后,多核路线将明显加快。在双核逐渐成为台式PC的主流配置的同时,虽然受价格因素影响,四核一时还难以在大范围内普及,但它卓越的性能必将使PC多任务应用更为流畅,也将带动台式PC进入多核时代。
个性:消费者对台式PC的诉求将在2007年逐渐由价格、性能向其他方面转变,如外观设计、个性化配置等。
在无需为硬件水平过分担心和机型选择空间非常广阔的条件下,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他们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如小巧的体积、时尚的外观、足以充当家庭娱乐中心的配置、甚至是突出性别特征的机型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双核成笔记本产品绝对主流(二级小标题)
进入2007年,厂商将继续高举“个性化”大旗,占领细分市场。从用户需求来看,在笔记本电脑内在性能越来越强的同时,很多消费者更加关心笔记本电脑的外型、颜色等能个性化的因素。具备特色鲜明的时尚、便携类笔记本将成为消费类市场的主流。
2007年将是Intel和AMD 继续大战的一年,这场战争无疑将推动笔记本配置的全面提升和价格的更趋合理。同时随着微软Vista操作系统的发布,从第二季度开始,将带动笔记本整体配置有所提升,双核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四核的产品也将开始崭露头角。在CPU不断升级外,大内存、大硬盘及独立显卡都将成为2007年笔记本厂商追逐的卖点。
笔记本的屏幕更趋向于两级化发展,在以14寸为主流的同时,12英寸的便携性笔记本也将更受市场欢迎,与之相反,15寸、17寸的笔记本也将拓展出一片新的市场,随着笔记本深入家庭,成为个人的时尚消费产品,发烧友类人群会选择大屏幕笔记本来实现自己的影音娱乐享受。

数码相机产品两级分化加剧(二级小标题)
2007年的数码相机市场,代表时尚的卡片机以及代表专业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仍将会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卡片机性能将进一步加强,不俗的性能足以应付日常拍摄的需要。2007年防抖技术仍然是主流,而各大厂商也会将光学防抖作为自己研发的重中之重,光学防抖将不再只是高端机才拥有的功能了,千元左右的普及机型也会逐渐装配上光学防抖技术。2007年将是光学防抖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标准配置的一年。
另一方面代表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会成为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以及喜爱摄影消费者的首选目标。价格上的逐渐走低,强烈的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2007年,入门级单反的价格会更加的低廉,与低端单反售价没有太多差别的消费级旗舰机型,在价格上不再具有优势。2007年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制作成本的逐渐降低,数码相机市场的整体性价比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06年由于千万像素机型在价格上还是比较昂贵,所以800万像素机型仍然是消费者的首选目标。但是到了2007年,随着千万像素感光原件产量的增加以及成本的降低,千万像素机型的价格会比2006年降低,随着各大厂商调整自己的产品线,800万像素也将会逐渐从市场上逐渐消失。2007年消费类DC市场的千万像素机型会成为绝对的主流。

MP3产品个性化、大屏化双向发展(二级小标题)
2006年,苹果iPod shuffle 2、索尼 NW-S603F、iRiver S7、BenQ魔豆的相继推出,昭示着这类以外观、音质为卖点的MP3产品正在“大屏潮”中恢复生机,回归“音乐”本源的产品特质在MP3市场重新升温,另一方面,以魅族、爱国者、纽曼等国内厂商为代表的“大屏、功能整合”类MP3依旧是市场主流,且“屏幕”变大速度越来越快,仅用了半年时间便从1.8寸升至2.4寸,2007年基于2.4寸IC的模具将大批量出现。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韦玉怀指出:“2007年MP3产品将以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个性化产品,二是国内的大屏产品。”2006年是MP3是国内企业的丰收年,海外企业鉴于品牌形象、利润保证和市场现状,不得不在2007年坚持其“外观和技术”路线切入市场,且这一方向势头看好;国内厂商也将继续争夺中低端市场,杀手锏仍旧是屏幕尺寸,与之而来的可能是游戏功能的普及,考虑到2.4寸屏幕已经接近PMP类产品屏幕大小,为避免日渐兴起的PMP的市场争夺,大尺寸MP3成为2007年的必然产物。
韦玉怀认为:“随着G容量的播放机产品的价格迅速下降,市场上的128M、256M在2006年的市场上已经逐渐淡去, G容量产品则迅速成为播放机产品的主力。”
新品方面,诸如苹果的新型号iPod、三星K5精简版K3、魅族的Music Card、iAudio的D2等更为突出外观和音质的个性化产品将在2007年借势发力。此外,根据2006年国内主流厂商的动向来看,2007年MP3厂商必会加强GPS的投入力量,其中包括爱国者、纽曼、长虹佳华等,韦玉怀对此表示:“由于MP3的利润逐年降低,2007年转型做GPS的MP3厂商必会增多,但与MP3相比,厂商需要在服务概念上有所突破。”

手机产品深入融合(二级小标题)
半导体的技术进步使得手机多功能集成化成为可能,一些原本被当做单品出售的随身设备渐渐融入到手机中。多普达CEO兼总裁李绍唐称,当今手机的发展开始向4C融合理念的消费电子大综合方向集中,即手机将向电脑(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以及内容和服务(Content)方向融合,包括数字电视、DC、DV、PDA、随身听、GBA等。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董德福表示,2007年手机产品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数据应用的加快,随着2007年中国移动开通TD-SCDMA等3G的应用,人和设备的沟通会加强,手机视听功能会加强,同时手机商务功能也会加强;二是手机复杂化趋势,由于CDMA的使用,很多手机的支持越来越复杂,如以前的GSM、CDMA双卡,到现在的GSM、GPRS双卡,以及中国联通刚做的TC双卡标准等;第三是运营方式,也就是数字电视的应用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如TVB、TVBS等,抛开屏幕因素,手机和电视简直是一样的,但是屏幕也将由目前的QVGA,发展到将来的WQVGA。
在产品走势上也将出现新的变化:拍照手机将会是2007年的最大看点,300万像素及以上的高像素拍照手机将再度掀起热潮。IDC预测,2007年拍照手机的销售量将从2002年的1900万台的,猛增为2亿9800万台。在产品整体特征上来看,2006年年已经十分红火的多媒体娱乐手机将在2007年变得更为火爆,并呈现出垂直深入发展的局面,高像素手机、电影手机、电视手机、GPS、Wi-Fi手机将多点爆破,大行其道,3G手机数量将会迅速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流厂商介入Wi-Fi手机市场,In-Stat预测,全球Wi-Fi手机市场将在2007年起飞,出货量达到1100万台。GPS和手机的结合,会很快促进GPS功能的普及,使GPS走向大众化市场。In-Stat预测到2010年将有超过4亿部手机带有GPS功能,换言之,届时每4部手机中就有一部带GPS功能。
因为3G的到来,2007年传统的高端智能手机也开始在价格上跳水,并进一步在功能应用和外观设计上契合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手机市场上的最大看点之一。
诺基亚大中国区客户及市场运营高级副总裁赵科林表示,诺基亚2007年除了继续在质量、易用性、可靠性、设计,以及持续不断地与用户沟通等方面努力之外,还将携手合作伙伴,着手包括实时手机电视演示、GPS导航、NGI等全新技术和应用,以及诺基亚为便于消费者发现手机应用而量身定制的“目录”或“下载”应用等,从而将消费者引入一个由创新移动技术打造的“完全移动生活”新境界。
 file://Tc-server/files%20(e)/TWICE%C3%83%C2%BF%C3%92%C2%BB%C3%86%C3%9A/TWICE%202007.01/%C3%8C%C3%98%C2%B1%C3%B0%C2%B1%C2%A8%C2%B5%C3%80%C2%A1%C2%A3%C3%95%C2%B9%C3%8D%C3%BB/%C3%8D%C2%BC%C2%A3%C2%BA%C3%88%C2%AB%C3%87%C3%B2GPS%C3%8A%C3%96%C2%BB%C3%BA%C2%B5%C3%84%C3%84%C3%AA%C2%B3%C3%B6%C2%BB%C3%B5%C3%81%C2%BF%C3%94%C2%A4%C2%B2%C3%A2.jpg
图:全球GPS手机的年出货量预测。


消费电子渠道加速整合深耕(一级小标题)
如何将现有的渠道做强做大,如何提高渠道的执行力,如何开拓更新更有效的渠道,如何将现存的渠道体系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所有消费电子厂商在2007年思索的一个话题。而对于2007年的消费电子渠道来说,整合、深耕无疑是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词。

平板电视渠道主体不变  辅助力度加大(二级小标题)
平板电视在2007年将加大新销售渠道的开拓,但销售主体应该还是以家电连锁卖场为主,其它销售模式为辅的格局。除了全国性家电连锁卖场,其它的销售渠道在2007年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虽然在2006年全国性连锁卖场销售了60%的平板电视,但是在2007年平板电视增长趋缓,增长将在二三级市场的大环境下,这个销售比例将有所下降,传统百货、超市和区域性卖场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网上销售也将有所发展。
燕莎友谊商城文化采购部经理杨燕青告诉记者,目前百货等传统家电卖场销售的产品以高端为主,未来将加大中端产品的销售量,争取成为平板电视销售的另一主战场。
直销在2006年开始进入平板电视的销售网络,家电厂商家积极加入电子商务,所看重的不仅仅是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希望借由网上旗舰店“开辟另外一个销售渠道”,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些电子商务网站的高流量进行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而这一努力在2007年也将出现利好消息。
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电子商务,近几年海尔一直在研究并尝试中,经验和市场分析都告诉我们这是一步必走之棋。创维也表示愿意尽早来培养互联网用户的消费习惯,开拓未来家电销售主力市场。

EVD渠道培育关键期(二级小标题)
渠道是EVD联盟在2006年取得阶段性进展的重要突破口。众所周知,碟机的片源,即内容是影响其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除了EVD产品本身,EVD碟片的发行渠道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除了以国美为主的家电连锁卖场以外,许多知名音像专卖店也成为EVD碟机和碟片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而在大型超市或卖场正逐步扩大其家电类产品份额之时,我们也不难发现EVD产品的身影。


笔记本渠道多元化布局见效(二级小标题)
在消费类笔记本产品市场,传统IT卖场依然是用户采购的重要途径,在2007年,专卖店的拓展将是传统IT渠道的主要方式,在继续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这将有效增加笔记本市场的渠道覆盖,对于笔记本渠道的三、四、五级深耕将启到有效的推动。三、四、五级市场随着热度的提高和笔记本产品价格的大众化,更多的国内外厂商都将一显身手。
2007年,3C卖场的能量不可小觑。大中、国美、苏宁等都将更加关注笔记本产品,他们将凭借集团采购和产品定制的优势,抢夺传统IT渠道的市场份额。同时,IT厂商经过前两年与3C卖场的合作,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在2007年将展开更全面的合作,双方的共同意向,将推动3C卖场的笔记本销量。

数码相机力拓3C渠道(二级小标题)
2007年的数码影像渠道不会有太大的变化,IT渠道进入稳定成熟阶段。最值得关注的是,家电连锁卖场在2007年将加大对数码产品的销售力度。在2006年,大中、国美、苏宁在数码相机的销售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收成,且随着数码单反市场的启动,数码相机厂商有可能与卖场之间展开更紧密地合作,来推动单反市场的提速。2007年数码专业柜台有可能成为3C卖场的新景观,同时专业的影像销售人员也将随之入驻卖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

MP3渠道继续下沉网上渠道看好(二级小标题)
2007年便携影音类产品的渠道架构不会有过多变化,国内厂商的扁平化操作仍将继续,国外厂商的总代、城代、混合代理模式也不会突变,共同点是两者都会加速向三、四级城市渗透扩展,联想的百店计划、明基的娱乐工坊等形象店、专卖店的扩增也是势在必行,这点上产品线多样的大厂商占据相当优势,可快速下沉至县、镇一级。
鉴于便携影音类产品利润的逐年稀释,预计会有更多的代理商在产品线上进行调整,加之此类代理商多为中小型企业,忠诚度和支持度将更难琢磨,品牌商应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工作。同时,会有部分代理商贴盘与便携影音的相关产品,如录音笔、U盘等。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内,我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以3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在2008年达到98.5亿元。相关报告还分析认为,网上零售仍然是B2C电子商务的主要形态,2005年网上零售的市场规模为23.1亿元。此外,网上预订、网上直销等行业也将保持高速增长。而网上零售、网上预订、网上直销是目前传统渠道力争的领域。如三星、明基均已加强网上渠道力度,明基的“魔豆”还未进入传统渠道就已先在官方网站进行销售。

手机渠道进一步整合(二级小标题)
现阶段,手机渠道存在三种零售企业的发展状态。第一种手机零售渠道模式是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综合性家电大型连锁卖场,目前,综合性家电卖场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完善的客户服务,在某一区域具有强大的垄断势力,并且以每年50%的速度飞速增长,在大中城市牢牢控制了资源的命脉;第二种手机零售渠道模式是以迪信通、协亨、中域为代表的手机专业性全国连锁店,手机专业性连锁店以其统一的服务、标准化的管理,对手机行业的深刻理解迅速渗透到中小城市,凭借其强大的营销能力一步步蚕食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某些区域已实现了垄断;第三种手机零售渠道模式是以中小零售店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在全国遍布至少35万个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和服务网点,包括中小型手机专业连锁、家电连锁、区域商场、营业厅等,各自的资本相对不大,随着市场竞争,也会导致资本进一步集中。
随着竞争的加剧,手机渠道也开始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如国美收购永乐、苏宁与中移动达成全国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中域电讯全面进军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连锁超市,摩托罗拉开设国美“店中店”等……并且,这一趋势在2007年会越来越明显。
随着运营商定制手机对手机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家电连锁逐渐加大对手机销售拓展力度的时候,中域电讯、迪信通、协亨手机连锁等专业连锁手机卖场也在寻求扩张和突破,除了积极谋求上市之外,这几家手机专业连锁巨头2007年均欲新开数百家门店,力图在家电连锁卖场和运营商的双重夹击下保持自身的传统优势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