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产业圈 |
2006中国消费电子最具影响力零售商TOP20排行榜(1)
公司名称: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498.4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40%
2005年毛利润率:9.2% 净利润率:2.8%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2~2003年业务增长31%;2004~2005年年业务增长109%。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在全国130多个城市布建了426家门店。
经营的产品类别:空调、彩电、冰箱、视听系统、小型黑色电器产品、资讯数码产品、小型白色电器产品、移动通讯产品等。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以“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国家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公布了2004年全国前30名连锁企业的经营业绩,国美电器以年销售额238.8亿元位列第二,连续三年6次蝉联中国家电零售企业第一。
相关媒体报道:“国美则通过与永乐的合并,更加清楚的表明了创建规模化家电集团的意图。国美集团董事长、总裁黄光裕放言:到2008年,通过网络扩张,国美的销售额将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同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扩张与规模成为了国美的‘四字真言’。”(《经济参考报》)
国美电器:打造流通业的民族品牌
2005年7月,国美宣布收官南京,完成在全国一级市场的门店布局。除了自开门店,国美大举动用资本杠杆,先后将哈尔滨黑天鹅、深圳易好家、武汉中商家电和江苏金太阳家电收入“囊中”,截至2005年底,国美电器在全国130多个城市布建了430多家门店。
当然,连续3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第一的国美,2005年在经营模式和业务拓展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在业内率先探索实施大区管理体制;牵手万达商业地产等,以异业结盟方式拓展门店;同时大力推行家电分期付款购物家电,以及“会员制”业务和集团采购业务;国美电器商城也完成系统升级改版工作,提出“国美网站电器专家”的经营理念。2005年5月,摩根式丹利资本国际(MSCI)公布了新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11家中国企业名单,国美电器作为唯一一家零售企业入选。
2005年,国美在企业内部强化精细化管理,在传统的包销定制的采购模式基础上,加强科学的信息收集、筛选,通过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了解,包销定制出符合中国不同市场特点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符合其功能需求、质优价廉的产品,成为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家电零售品牌。
公司名称:苏宁电器集团
2005年度营业额:397.2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55%
2005年毛利润率:2.2%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3~2004:22.5%,2004~2005:80%。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363个店面(包括224个直营店)遍布全国大小城市。
经营的产品类别:空调、冰洗、彩电、音像、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八个品类。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与许多主流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订立了直供协议。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单位的点评:近年来集团荣获“中国企业 500 强”、“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前十名”等荣誉称号。
相关媒体的报道:“作为当前行业内唯一血统纯正并具有全国规模的民族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也成为唯一有能力抗御国外资本控制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主力军。如何确保中国家电零售业不像超市业一样为外资所把控,建立全国化的现代商流物流信息流平台,将成为未来苏宁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搜狐财经》)
苏宁电器:信息化建设高出一筹
苏宁电器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20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8月4日,苏宁电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公司股东大会通过,苏宁电器实现全流通。
由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主办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高峰论坛上,“2005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新鲜出炉,苏宁电器排名第45位,并成为前百强企业中惟一入选的零售企业,比排名第二的同类型企业高出了100多位。
近几年内,苏宁将在国内一线城市和二线发达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地段自建、购置4-5个标准旗舰店;另外还将计划在上海、广州、无锡、深圳、沈阳、武汉等城市中选择建设3-4个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2005年苏宁利润率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它对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体系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苏宁“打造百年品牌”的口号不是一句空话。
公司名称: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186.19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54.3%
直营店店面数量:199
2005年毛利润率:7.5%;净利润率:2.4%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3-2004年:67.19%;2004-2005年:48.13%
库存周转率:39天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199家店面遍布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地。
经营的产品类别:空调、彩电、冰箱、视听系统、小型黑色电器产品、资讯数码产品、小型白色电器产品、移动通讯产品。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与海尔、三星、LG、夏普、长虹等主流厂家达成直供协议,永乐所售产品大部分均为直供产品。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2005中国企业500强”(名列162位),“200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列69位)。
相关媒体的报道:“与粗犷、洒脱、不拘小节的北京国美不同,发迹上海的永乐沿袭的完全是海派文化的路数—讲究细节服务、待人温和而精致,相比价格,更看重自身的整体战略布局。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有些温吞的招数,造就了永乐令人赞叹的‘速度神话’。”(互联网周刊)
永乐电器:拉开正面战役帷幕
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2004年底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于2005年10月14日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中外合资家电连锁企业。
2005年夏天,永乐像一只疯狂的陀螺,而催促其旋转的是蓄势已久的扩张计划。6月18日永乐电器高调进入其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北京,7月4日永乐宣布收购河南通利其余股权,成为其全资股东,并预计未来2-3年内将占有河南市场40%-50%份额。2天后外界传出永乐争购灿坤成功胜出,半个月后永乐江苏无锡旗舰店开业,以此为标志永乐将全力推进其江苏、浙江地区的布局。
这个一度在国美和苏宁身后跟跑多年的零售商,一改昔日策略,在2005年全面打响针对前两大对手的正面决战性战役,而在永乐积极主动的策略背后也不乏理性和慎重。
公司名称: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146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47.6%,其中彩电的比重为:26。6%,通讯的比重为:14.2%,数码的比重为:6.8%。
2005年毛利润率:约为9%;净利润率:2%
库存周转率:2005年:36~38天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3~2004年:84%;2004~2005年:56%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共136家,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经营的产品类别: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音响、手机、数码、厨具、小家电。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2005年直供占公司经营品类的85%以上,其中冰洗、空调、彩电几乎所有品牌都为直供,数码的索尼、佳能为直供,通讯的MOTO、联想、夏新、波导、海尔为直供,白小的格兰仕、美的、海尔为直供,厨具的部分产品为直供,比较少,音响基本没有直供产品。
相关媒体的报道:“五星的优势则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并拥有一支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而且,数十年的批发代理经验,也使得五星电器和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众多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经济参考报》)
五星电器:规模扩张到品牌扩张的转变
2005年是五星电器企业规模迅速扩容的一年,截止2005年年底,五星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20家。五星也从当年的两个空调品牌代理发展到如今横跨大江南北8大省份79座城市的家电连锁巨头。2005年上半年度中国连锁30强中,五星的销售增长率在所有入围家电连锁企业中,以69.6%的高增长率排名第一。
年初,五星电器正式与位于郑州核心商圈二七广场的亚细亚商城签下租赁合同。这家曾经在20年的中国商战史上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的百货商场成为五星电器在中原地区的旗舰卖场;而后五星电器又宣称,成功收购“中永通泰”家电销售联合组织中的“泰”———青岛雅泰电器有限公司。2005年国庆,五星在全国的连锁门店数量突破了100家,同时五星电器也宣布其战略模式将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品牌扩张。
公司名称:山东三联商社
2005年度营业额:132亿元
库存周转率:23.07次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81%
2005年利润率:0.93%(税前利润率);毛润利率:3.87%;净利润率:0.6%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2~2003年:26.61%%;2003~2004年:24.17%;2004~2005年:-0.41%%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目前店面数量274家,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等地区
经营的产品类别:白色家电/空调/厨具/小家电/黑色家电/消费IT、数码产品、配件、售后等增值服务等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三联已经与海尔、联想、西门子、伊莱克斯、惠而浦、海信、松下等43家上游家电生产厂商和87家连锁店实现了商务运作的电子化,并与其中大部分品牌建立了直供模式,直供比例是72.92%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2005年6月,三联商社立项的“家电业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平台”获得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同年12月,三联商社作为三联集团商业板块,成为家电流通行业首个创立技术标准化的企业,成为该行业唯一一家试点企业。
相关媒体的报道:“经过一年半的紧急筹备,三联集团在近200家企业竞争中最终胜出,通过了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国家标准委联合组织的验收,成为国内服务业标准化研究的首吃螃蟹者。这是继这次改革措施出台后,国家在现代服务行业中的第一次试点,由于该次现代服务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因此它的准入资格和评审标准都非常严格,并成为该行业惟一一家试点企业。”(《中华工商时报》)
三联商社:区域零售地位岌岌可危
2005年,三联商社销售收入在济南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规模和区域优势明显。2005年年底,由济南市统计局首次排出的济南市(含驻济)“百强”企业中,三联集团(批发和零售业)仍排在济南市百强企业的第10位。
另外,三联集团还成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之一:中国现代服务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的唯一一家试点企业。三联商社立项的“家电业点子商务及现代物流平台”还获得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但是,三联虽然仍然占据济南40%的市场份额,然而国美在济南的市场份额也已逼近40%。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是,三联在济南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而国美、苏宁正在蚕食三联的市场份额。
公司名称: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130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80%
2005年毛利润率:9%;净利润率:2%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2002~2003年:100%;2003~2004年:33%;2004~2005年:25%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布局情况:截至2005年12月,大中电器在全国拥有100家连锁店面
经营的产品类别:家电、通讯、IT全系列消费类电子产品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与许多主流厂商订立了直供协议,实现渠道扁平化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2005年,大中电器加快全国连锁步伐,全国连锁店总量达近百家,稳居北京地区电器销售之冠,荣膺“北京十大商业品牌”。
相关媒体报道:“大中电器在北京市场有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它在北京市场有着20多年的经验,而北京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市场之一,且受高消费群影响,其赢利空间较其他市场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国电子报》)
大中电器:服务标准超越国家“三包”
2005年,大中电器占领北京电器销售市场50%以上市场份额,雄居榜首,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北京十大商业品牌”。另外,2005年,大中电器更是在加强服务上花大力气,把2005年定为“品牌服务年”,在售前、售中、售后等各个环节加大服务力度,为消费者建立高效、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服务承诺全面超过国家“三包”规定。
它秉承“北京更强,全国更精”和“突破数码,实现3C”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自身的纵深发展,使大中电器从电器产品的提供者转变为电器消费的引导者,从产品(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品牌(文化)的传播者,从规模制胜的全国连锁转变为引领行业走向的国际品牌。
公司名称:宏图三胞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67亿元
2005年毛利率:5.5% 净利率:1.13%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100%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92%、60%、67.5%
店面数量和店面全国分布情况:直营店共85个,上海28、安徽6、江苏41、浙江10
经营的产品类别:台式电脑、笔记本、外设、配件、手机、数码、办公设备、软件、计算机书籍等。
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2005年宏图三胞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实现了深度整合,与包括英特尔、IBM、惠普、联想、清华同方、方正等近百家国内外主流IT厂商的战略型伙伴关系得以全面巩固。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先后被评为“2005最具竞争力区域电子卖场”、“2005中国十佳电子卖场”等。
相关媒体的报道:“2005年,宏图三胞成功实现了由专业IT产品经营企业向集IT与消费电子产品及服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转型。”(《电脑商报》)
宏图三胞:WDM模式成就“连锁扩张”
2005年是宏图三胞加大连锁扩张的一年,凭借其独创的标准连锁直销(WDM)模式逆势崛起,所开门店数量几乎是前四年的总和,截至2005年12月,在苏、沪、皖、浙四个区域20余座城市拥有80余家连锁店,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但与传统家电连锁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宏图三胞圈地重点始终保持在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等华东地区。
为配合规模扩大,加强精确的复制能力,宏图三胞在2005年对店面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并优化了管理规范、标准、流程等方面,统一的名称、统一的标识、统一的采购、统一的定价、统一的广告策略、统一的收银结算、统一的物流配送等等标准化的连锁直销模式是2005宏图三胞成功固守华东的关键所在。
经过2005年的稳步扩张,宏图三胞已经在华东具备了较大的规模优势和较好的品牌效应,为2006年走出华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名称:大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商电器分公司
2005年度营业额:60亿元
消费电子产品占整个公司2005年度营业额的比重:50%
利润率:2%左右
库存周转率:12次/年
连续三年主营业务增长率:近40%
店面数量和店面布局情况:店铺分布东北、山东,现有店铺76家。
经营的产品类别:家电、IT、手机、数码等
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与海尔、海信、西门子、三星、索尼等签订直供协议。未来几年,大商电器将加大直供力度力争所有产品全部直供,家电厂商们的鼎力支持,是大商电器发展的强大后盾。
终合评定:
所获荣誉和相关协会的点评:大商集团曾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获评《TWICE CHINA 消费电子商讯》“2005年中国消费电子最具影响力零售商TOP10”。
相关媒体的报道:“大商电器是中国家电销售领域著名品牌,是家电类商品在东北地区销售的‘主渠道’和‘宽带网’,是东北家电市场的龙头霸主,全国家电十强经销商。”(《现代家电》)
大商电器:十年深耕
大商电器历经10年的发展,目前在东北已经完成了扩张期和整合期,70余家店铺已经成功进入东北三级市场,网络遍布东北地区,其中大连地区销售额连续8年增幅高达40%以上;在未来,在加密东北网的同时,大商电器将考虑向山东和河南进军,计划2007年底将连锁店开到100家。
大商电器作为国内最早已经拥有直供进货销售的家电销售企业,专业销售传统家电与电脑、数码等现代时尚3C产品,采用百货业态中家电卖场和专业电器经营店两种兼而有之的运营模式。
大商电器总经理张连超称,大商电器多年来实行销售渠道扁平化经营。采取直供方式实现整合行销的优势,消费者是最终的受益者。大商电器依托于大商集团通过强大的销售网络和销售能力,可以从家电厂商处获得相对于传统经销商更好的价格优势;同时,专业家电连锁的渠道有能力为供应商提供更多的消费者数据,帮助供应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