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记者深度调查 |
中复电讯太阳通信相继败走
《TWICE
CHINA消费电子商讯》记者
新的模式和未来
针对目前手机零售业的变化情况,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有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资深人士用了“物极必反”四个字来形容。
该业界资深人士解释,“物极必反”四个字针对的目前盛极一时的家电/通讯大卖场来说的。“站在厂商和消费者的角度看,我觉得目前大卖场的并购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利的。对厂商不利的说法大家都能够理解,过去两三年来零售商的行为大家有目共睹,向厂商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如进店费、专区费、促销员管理费、促销员服装费、节假日促销费、店庆赞助费、门头灯箱费和店内宣传品张贴费等等,费用项目五花八门,手机厂商进入零售店销售门槛之高那是前所未有。
难怪现在手机的品牌厂商越来越少,实在是因为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就难以维续。垄断后零售寡头更加可以为所欲为,向厂商要求更高的利润空间。厂商的生存空间也将受到更大的挤压。”
“对消费者的不利大家则可能不十分理解,因为这几年激烈的零售竞争对消费者是利好,产品的价格迅速下降,带给消费者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点的确没错,前几年是如此,但我觉得那毕竟是过去的事,在行业垄断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零售寡头必然考虑如何增加利润,因为未来不需要和别人你死我活地竞争,可以享受垄断带来的利益。同时,几年的疯狂开店扩张和并购必然让零售寡头的腰包瘪了,充实腰包也是势在必然的事。再说怎么也是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是维持股价的基础,必不可少。”
“此外,传统的手机零售卖场的经营主要成本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店面租金和人员成本。人员成本还好说,店内营业员的职责都由厂家的促销员来承担,促销员的工资都由厂家出,这样也就解决了人员成本。而店面租金虽然可以转化一部分给厂商,但实打实必须支付给业主。联想一下最近两年的房地产行情,全国各地的房价涨价幅度之高让人惊谔,而作为商业旺地的店面租金哪可能不大涨呢?君太百货提给太阳通信的租金涨价一年就是200~300万元,我想大部分的零售商肯定很清楚租金上涨的热度。另一方面,随着商业的成熟,零售店的购物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店面装修成本也会不断上升。租金和装修成本的上涨使得手机零售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因为那么高的租金和专修成本费用,没卖出量来零售商就得承受实实在在的亏损。也就是说传统的通信行业零售业的经营成本增加是必然的,而成本的增加必然要转嫁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身上。”
更有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资深人士认为,有4大原因,充分说明了家电/通讯大卖场并不是发展的结果,相反,他们可能在大并购后物极必反,走向衰弱。
首先,这些家电/通讯大卖场的成功最根本的方法是不停地逼迫厂家让利降价,给予消费者实惠,才能吸引那么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今天大卖场拥有压低价格的优势不再明显。因为一方面卖场租金的上升大卖场无法控制,开店风险同时上升,必然要求卖场有更高的利润空间作为保证;另一方面随着竞争品牌厂家减少,剩下的厂家的谈判价码增加,大卖场为所欲为的可能反而会降低;再有一方面大卖场在控制市场后总需要赚取更多的利润来回报股东。因此低价对大卖场来说优势正在逐步失去。
其次,消费者的消费形态也在发生改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批批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产生了。他们和过去的老消费者有很大的差别,他们通过网络拥有更多的产品经验知识,除了价格之外,他们也非常注重购买的体验和产品的体验。而传统的大卖场更多是利用零售商和消费者掌握信息的不对称进行强势推介,往往存在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销售的方式处于相对原始的水平。这和新生消费力量的消费形态显然存在矛盾。
第三,目前消费购买渠道也在发生改变,网络订购并没有因为见不到真实的商品而受到影响。相反,因为网络订购一早考虑到消费者购买信心问题的影响,建立起了网络订购的信用体系,再加上网络上对产品公开透明的介绍,以及上网就能了解绝大部分产品信息及价格的特点,使得网络订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好。随着网络订购的发展,消费者没必要再跑到卖场/商店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这对于传统的零售业来说是一大冲击。就如百货公司在大卖场成为市场主流前主导着零售市场,但在大卖场成为市场主流时虽然不会消亡,可是往日的风光无限已经不存了。现在,大卖场似乎有正在步百货公司的后尘前行。
第四,由于网络订购方面,网络零售商减免了开店的成本,价格的竞争力必然比传统的大卖场强。而且由于网络订购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购买需求,甚至可以在消费者订购后再采购商品,库存的风险和成本压力也是最小的,这些都增加了网络订购的优势。只要处理好配送的安排,网络订购对比传统大卖场的优势日渐显著。
综合以上的论述,手机大卖场在并购后不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反而可能物极必反,走向衰弱。
未完,详情请见<深度调查:中复电讯太阳通信相继败走手机渠道深陷多层煎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