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英未嫁”正解

(2019-05-28 20:07:46)

“云英未嫁”正解

大卫

  

最近闲来无事,根据朋友推荐看了几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感觉其中语法和成语应用的谬误特别多,什么“姑娘刚学就略知一二”、“款待不周”、“手上的掌上明珠”,更雷人的是称呼一个待字闺中的富家黄花大闺女“云英未嫁”。诸如此类的错误,在剧中比比皆是,也不知该剧的编剧看过《成语大会》这个栏目没有?认真地研究这些个成语的的出处和本意没有?

 不光该剧的编剧如此,印象中好多人都觉得,“云英未嫁”一词多指到了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出嫁女子,许多人也把它等同于“待字闺中”来用,如果了解云英是谁?你肯定不会这么乱用了。

那么“云英”是谁呢?据考证,云英是钟陵的名妓。“云英未嫁”这一成语出自和她有一段交往的晚唐才子罗隐的一段往事。

 据载,年轻时的罗隐学富五车,但时运不济,空有一腔才华,连续参加了十次科举考试都没能中举,史称“十上不第”。

当年罗隐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路过钟陵,遇到了有才学的营妓云英,两人发生了一段露水情缘。十二年后,落榜后的罗隐又遇到了云英,云英看到落魄的罗隐,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嘲讽道:“罗秀才尚未脱白”。意思是说,罗先生,您考了这么多年,咋还是个白丁?

隋唐、五代时的科举制度和明清时不同,唐初设过秀才科,但不久即废,所以秀才只是对儒生的统称,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得来的,只能算白丁。因此,听到云英嘲弄自己仍是白身,对于刚刚落榜的罗隐来说心里打击是非常大的。但自古以来,没有几个文人是好惹的,尤其是被戳到痛处的文人,于是罗隐并没有本着绅士风度,不与云英计较,而是立马作了一首诗,嘲讽了回去,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嘲讽年纪老大的妓女云英也尚未嫁人。

罗隐后来归隐九华山,虽一生无功名,但是诗才却名震东南,他那首《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给西施翻案,不能将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晚年的罗隐曾被朱温应召,但他不愿意和篡国的朱温合流,最终归乡依吴越王钱

所以“云英未嫁”是略带贬义的,除了有女子未嫁的一层意思之外,深层的意思则暗指此女子为年老妓女,所以用在赵丽颖所饰演的名门闺秀身上是不妥的。在此也奉劝小说作者,以后可不能随便用成语来展现风雅。

 在唐史演义中,“云英未嫁”还有一种说法来自传奇。有一个叫裴航的书生,有一次在渡江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得很漂亮的樊夫人,于是便像樊夫人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心。但是樊夫人没有立马回应他,而是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已经成家,而后又赠送给她一首诗,这首诗中便提到了云英,还提到了一个地方。一晃过了几年后,裴航又路过这个地方,非常口渴,刚好看到水边有一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妇人,于是便走上前去向老妇人讨口水喝。

老妇人说了句:“云英,端水来。”他一喝,简直像琼浆一样甘美,而且这位叫做云英的姑娘又长的十分俊美。所以,他一下悟出来,当年樊夫人给他写的诗指的就是这位云英姑娘。于是,他向樊夫人提出要娶云英姑娘。樊夫人提了一个条件,说我有病要吃药,这种药要用玉许来捣,你必须把玉杵找来。于是,裴书生费了很大的工夫才把玉杵找来,如此以来,樊夫人的药也弄好了,病也痊愈了。

然后裴航便顺理成章地与云英成亲了。成亲以后才知道,原来樊夫人是云英的姐姐,此人娶的云英其实是个仙人。最后,裴航全家都升仙了。苏东坡《南歌子·雨暗初疑夜》中的“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句,就是借用了裴航偶遇仙女云英之典故。

这是“云英未嫁”的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相对于前一个故事,后一个传奇更具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云英未嫁”这个词还是不要对姑娘乱用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