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内涵

(2009-08-15 16:42:54)
标签:

杂谈

作者:李崇军                                李崇军网站:www.qw78.com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言出自《老子》六十四章,其大概意思是:“大树的生成来自小树苗,高台的建起来自泥土堆积,长远的行程来自一步步。”此言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内涵,因为唯物辩证法讲“变化”(量变和质变),此言讲了“大树”、“高台”、“长远”的变化由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应当好好领悟老子所言,他用比喻的手法讲出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看到大树要想到是由小树苗生长起来的,看到高台是由泥土堆积起来的,完成远行是由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故此,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当有一个积累经验、知识、技能、人缘、成绩、财富、势力等内容的量变过程,只有了这样的量变过程,才能水道渠成,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才能出现种种利于自己的质变结果。

 

    由此可见,老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变化”或“量变与质变”是相一致的,所以说,老子此言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