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筠
徐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5,326
  • 关注人气:8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甬城之爱》创作体会

(2009-11-26 23:00:12)
标签:

甬城之爱

罗南英

徐筠

娱乐/八卦

《甬城之爱》创作体会

   让生命在大爱中“顺其自然”

      电影《甬城之爱》主演:徐筠

著名诗人藏克家先生有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在《甬城之爱》这部电影中扮演的向喻宁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死了,却还活着的人”。

演完《甬城之爱》这部电影,我开始注意思考“生命这两个字,我没有想到我对生命的认识是从死亡开始的。我就像从梦中猛然醒来一样,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是有长度的,而这个长度是我们无法预知,无法控制的。我对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感到无奈,甚至恐惧的同时,也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向喻宁用她那短暂的生命和感人的事迹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那燃烧般的生命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延续。在她精神的感召下,就有了“顺其自然”这样的无名好人,而“顺其自然”的行为又唤起了无数人的爱心,于是就有了千百万个“顺其自然”。就这样,她的生命在爱的传递中得到永生……

演完这部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是无私的,而一个无私的人,才能得到爱的温暖和幸福,这一点是我这个80后的年轻人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今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多么需要并且呼唤这种向喻宁精神啊。

在这部电影中,我流的眼泪是我拍戏以来流的最多的一次,我分不清楚这泪水是向喻宁怜惜生命的眼泪,还是自己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无奈的哭泣。我越了解向喻宁,就越贴近她,当我的心和她贴在一起时,我的心开始颤抖,我真的不希望她走。

如果说我塑造的向喻宁这个角色还比较成功的话,主要是得益于人物的原型罗南英同志。她是真实的,她的事迹也是真实的,而且家喻户晓,用不着我再写人物小传,找人物的最高任务等等。我只需要把罗南英同志的精神吃深吃透,就能找到鲜活的人物性格了。换句话就是,用英雄的精神塑造英雄的人物。这是最有力的,也是最简单的创作手段。对于演员本身来说也受益匪浅,因为,塑造人物的同时,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以高厉强导演为核心的创作集体,以无比高涨的创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投入到影片的创作。零下三十多度的恶劣气候,工作人员们在冰面上搬器材,在大风中呼喊传达信息。为不耽误拍摄,摄制组的车,彻夜启动,生怕清晨开工被冰冻住。校园部分的戏,破旧的教室四处透风,几十个小演员挤在冒着烟灰的炉子旁取暖。导演,副导演,摄影师都是在室外走好位置才让演员到现场。看到导演被冻得变形的脸,鼻涕流下来都不知道,还努力开动他那已经不听使唤的嘴,笨拙地为我们讲戏,我被导演感动,被每一位摄制组人员感动。我深深的理解大家心中的信念——坚持。我们坚持只有几天,而罗南英同志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坚持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还要提到的是我的造型,以往都是在镜头前扮得越漂亮越好,可这部戏,导演和造型师可是煞费苦心的把我变丑。高原红加雀斑,还有土里土气的衣服,可以说这是我从影以来荧幕形象最丑的一次。我卸装后和摄制组人员吃饭,大家甚至认不出我。《甬城之爱》播出后,亲朋好友也很难相信是我,可大家普遍反应这是我演绎的最感人最真实的一个角色。就是这样质朴的造型,帮助了我更快更好的贴近并融入了向喻宁这位女教师的灵魂中。站在镜头前我非常自信,因为成功的造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感谢摄制组的全体工作人员,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帮我塑造了一位默默奉献在教育岗位的青海女教师形象。

罗南英同志的事迹;“顺其自然”的精神感动了甬城,感动了我,也感动了《甬城之爱》的每一位创作者。罗南英同志的生命及“顺其自然”精神,也将在爱的传递中永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东方面孔
后一篇:句号 起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