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五)

(2005-11-20 18:16:59)
分类: 我的随笔录

在我的映像里,记者都是些成熟、聪明、能说会道、能写能跑的人。当了多少年歌手就和媒体记者打了多少年交道,这期间和不少媒体的记者成为朋友,我们也时不常的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通过他们我也知道了不少媒体行业的特点,我自认为我是了解媒体的。可是,从我的这张新唱片《38.5oC》进入宣传期开始,再次面对媒体的我,竟然有些意外。

在这之前两三年,我刻意回避了媒体,拒绝接受采访。这么作的原因,一是因为身体的疲惫,二是没有新的音乐出来,我只拿音乐说话。

宣传通告安排的很满,于是已经做好准备的我,开始再次大规模的面对媒体。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记者的队伍中出现了很多很年轻的面孔。这些年轻的面孔中的大多数人在面对我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说到九六年前的田震时,他们的眼睛就开始忽闪忽闪的,神色有些茫然。这样的情况一多,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就挨个问他们的年龄。天啊,80%以上都是“80后”。这样的记者年龄结构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但是今天却是个现实,是他们构成了中国娱乐新闻的最前线。

并没有看轻这些新一代记者的意思,相反这让我有些兴奋。也许我和这些新一代的记者是存在“代沟”的,但这仅是时间上的概念,我发现在“意识”沟通上和他们很能达成共识。我看,工作经验及人生阅历上的欠缺是“80后”记者的弱点,但也同时是他们的优点。他们对工作更有热情、对音乐更有激情。从现在已有的他们写出的文章来看,这些年轻记者的专业能力也很强。他们代表了更多年轻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发言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他们在左右现在的年轻人的看法。

从北京到上海接受了近百家各类媒体的访问,像以前一样,又交到了一些好朋友。是他们让我开始正视身边“80后”,他们不再是孩子,他们会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优秀,甚至超越他们。我喜欢这种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笔(四)
后一篇:随笔(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