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2009-04-01 10:03:24)
标签:

杂谈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拜祖大典现场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拜祖大典现场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2008年黄帝故里建设杰出贡献奖典礼”的现场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韩国白龙城祖师遗训实现后援会会长韩明玉,她身穿的韩国传统服装、淡定的神情,谦逊的态度,都让我非常感动,希望下次我们也能穿上自己的传统服装参加这样的拜祖活动。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与各位老师合影:(左起)李燕杰老师夫人,李燕杰老师,彭清一老师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李燕杰老师送我一幅甲骨文书法作品:文华、元贞、艺林、祥集。

黄帝故里拜祖归来

      (左起)好友韩菁菁、共和国演讲家彭清一老师

  刚从河南回京,此时北京天气微寒,而故土中原却已是春意盎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两边的油菜花已经开了,想来有趣,今天路过一家花店,发现油菜花已经插到了温室的花瓶里,不知是油菜花的“荣幸”,还是城市居民的“悲哀”,无论怎样,还是土地里的油菜花才有它最本原的芬香啊。

 

    这次回河南是为了参加第四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一统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因此,黄帝故里成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到清王朝覆灭的4000多年历史中,河南曾经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同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也孕育了众多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河南还是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功夫的故乡。这次回豫,才知道中国文艺史上著名的爱情故事《梁祝》也是诞生在河南。

 

    我自小生于河南,每次回到河南故里,都感到十分亲切,而这次回家参加拜祖大典,又感到亲上加亲。一是河南本就是我的家乡,对这篇养育我的土地充满敬意;二来,这里又是曾是我们所有华人共有的祖先的诞生之地,从某种意义来说,又是我们所有华人的故土,自然有别样的感受。汽车开过新郑街头,随处可以见“同宗、同族,同根,同源”的宣传语,路边又写满了“欢迎回家”的标牌,心情有些激动,尤其是参加完“2008年黄帝故里建设杰出贡献奖”的颁奖典礼,更是感触颇多。

 

    2007年,我接受了黄帝故里基金会的邀请,开始担任基金会的理事,又被赋予“河南省黄帝故里建设基金会形象大使”的使命,一两年来也参与了不少的活动,但是却一直感到对于故土的发展还应该尽更多力,这次得到“2008年黄帝故里建设杰出贡献奖”的荣誉,心里自然是开心,但是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尤其是看到前两位获奖人,韩国著名高僧佛心道文大师以及韩国白龙城祖师遗训实现后援会会长韩明玉的获奖事迹,既感动又感惭愧。两位韩国使者以及许多韩国信徒,无保留的将他们对于黄帝故里的情感融在走访中土河南的行动中,不仅多次到过黄帝故里,并多次捐款,为传播黄帝文化和发展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许多年来,从我离开河南在外闯荡的那一天起,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总是骄傲的告诉大家我生长在中原河南,但是很多年里,也一直在外,回家的时间太少,然而,许多年中,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能够为家乡多做些事情。

 

这次担任基金会理事,其实也是出于这份考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得努力,为建设黄帝故里出一份力,把河南介绍给更多的人,也带更多世界的朋友来到河南,并认识河南。围绕着这次拜祖大典,主办方也筹备了许多活动,包括郑州市市情说明暨项目推介会,以及电影《黄帝》的开机仪式都在这期间举行,并且也是首次用手机直播拜祖大典。而一年一届的拜祖大典,既是对河南文化、经济的一次推动,更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的一次推动。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拜轩辕”。许多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北美等地的华侨都是特意回国,其中不少华侨的发言感人至深。同时,在拜祖典礼当日,除了国家及省市的领导干部,还有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及夫人亲自参加,并虔诚的净手上香,也感染了现场许多人。不仅如此,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中国运动员、航天英雄等知名人士参加。

 

    这次,反复出现在眼前和耳朵里的词汇就是精神家园和同根同族的宣言,实际上,真正的富足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绝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充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充实,而这却是我们中国人在当下全球经济波动中所需要面对的一个最重要命题。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自信,更是深远的中华文明带来的自信。国学复兴,中医兴盛,追溯先祖文明,这都是我们在承继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步骤,还原我们自己文化的真实,理智而真诚的对待外来文化,以及如何在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护资源,保护祖先遗产,并造福后代,这些问题,都应该成为我们在发展物质生产同时应该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次回豫,也和不少朋友谈起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服饰文化的理解,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一定要做,而且还要有创造性的做,我也希望能够以此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多做研究,多做设计,而把中国设计做到真正的国际化,把中国精神带到世界。

 

   同时,还有许多意外的惊喜,河南知之行也结识了两位共和国的演讲家李燕杰和彭清一老师,两位老师精神矍铄,其渊博的学识和谈吐让我们在场的人无不钦佩。我更有幸的得到了李老师特意送给我的一份礼物:一幅用甲骨文书写的作品,十分喜爱,也打从心眼里感谢老师们的厚爱,并以此激励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