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记者书稿评述(五)

(2011-08-04 11:48:36)
标签:

文化

小记者书稿评述(五)
图片来自网络

  五  新闻观察

 

细致的观察  精心的书写

韩石山

 

小记者们既是报社组织且编了号的,当然要学习新闻写作了。这一辑里的文章,最能看出小记者们在这方面的成绩。

新闻学的要点是什么,不必说了。且看头一篇《阳光天使心系灾区小朋友》(作者刘智超、王子薇、侯力源),就知道小记者写的新闻报道多么地道。尤其是第一段的导语,那么简洁又那么准确:“捐一瓶水 献一份爱”,4月3日上午,太原晚报、太原市少工委在新闻大厦前举办向西南旱区受灾儿童献爱心的大型公益活动。近800名太原晚报阳光天使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踊跃捐款,短短两小时,就募集捐款3600多元。

《穿报纸的模特》(作者刘知远 周怡静)也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只有四段不长的文字,却将这个特殊的“模特赛”的气氛、创意,还有具体的例子,全写了出来。比如写开场的气氛:当一个个模特走上舞台,我惊呆了:因为她们的衣服全是用报纸制作的,不像电视里的模特那样,穿着华丽的服装。这些报纸衣服造型多样,有的像一盏灯笼,有的像孔雀,还有的像扇子……真是美不胜收!当节目进入尾声,主持人请出了 “曾获世界服装设计大奖的设计师爱德华·王”,顿时,全场欢声雷动,仔细一看,这位外形超酷的设计师竟然是太原晚报总编辑王福庆!太有趣了。

新闻报导文章,最忌的是干巴巴,枯燥无味。没办法,简洁弄不好了,就会是这个样子。但是,只要留意,仍可写的有滋有味,妙趣横生。《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太师一附任杰英、羊市街小学王井泰、国师街小学郭凯林、东华门小学牛雨晨)这篇文章,有达到了这个境界。且看写到采访对象时,是怎么写的:在李家陶哥哥说话时,我们注意到他总用左手拇指抠食指,我们让他把手展开,看见在他的食指外侧有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硬茧。“哇!”我们每个人的眼珠都瞪大了,看得他都不好意思了,把手收回口袋里。一个小记者问:“刚才比赛时,你的伤口也磨得疼吗?”李家陶哥哥点了点头。

最为欣喜的是,小记者们不光有新闻的敏感,还有社会责任感。兴华街小学张泽原同学的《“安全锤”不能一“绑”了之》,可说是这方面的一篇佳作。说的是什么呢?过去的公交车上也有安全锤,有些乘客因为贪小便宜,把安全锤私自拿走,最近公交车上又重新配备了安全锤。然而,我们的这位小记者,又发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绑得牢牢的,根本没法用:那天,我乘坐805路公交车,发现车上的4把安全锤全都在,只不过都被宽胶带“绑”得紧紧的,根本拿不出来,更别说拿走了。这样一来,“安全锤”暂时是安全了,但万一真有危险发生时,安全锤拿不出来怎么办?同时他还想到个好办法:是不是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在安全锤座上装个小报警器,只要安全锤离开锤座,就会发出“呜呜”的声响,这样谁再想偷,报警器就响了,所有乘客都会看着他,他会“光荣”地把安全锤放回去。这样的改进成本不高,经济实用,比绑宽胶带要好得多。篇尾是诚恳的呼吁:请爱护安全锤吧,爱护小小的它就是爱护你我他的生命!

说到批评不良现象,这一辑里,还有几篇文章,写的也是很不错的。能看出这几位小作者,既有深入的观察能力,也有足够的批判能力。光靠咬文嚼字,掂量文句,是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的。

几篇文章里,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沈晴同学《频繁堵车真闹心》里所写的,既是切身的体会,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章说,他们学校高中部和市实验小学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不太宽的路。虽说不宽,却是枢纽之地。附近有三所学校,每天上下学时间,这条路都要堵车,不同方向的汽车“亲热”在一起,差不多要“缠绵”一个小时左右。接下来说,我每天目睹这样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为什么这里经常堵车?是因为路太窄吗?非也!主要还是人们不按交通规则行事。明明的单向行车道,却偏要开着车往里冲。还有的接送车停车不规矩,竟然停在路的交汇处,丝毫不管后边的车堵了多么长。最后说,我们大力提倡建设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今天,愿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遵守社会公德,让每一条路更畅通,让每一个人更舒心。

八一小学王月英同学的《自行车道属于谁》、志达中学乔宇同学的《这里的交通太乱了》,提出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园路小学李心妍同学《这种养法,狗狗会幸福吗》提出的,则是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

不管是行车不规矩,还是养狗无公德,都是一种不良社会现象,对于有社会正义感的同学来说,写一写当然是分内的事。还有一类事,就是自己碰上的“倒霉事”,该不该写呢?在这方面,九一小学杨洁瑜同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那就是,也可以写!

她写的文章,名为《菜市场见闻》,写了她跟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韭菜花酱的事。买回来了,一闻,臭的,第二天去了,也不是要退货,只是想提醒摊主一下,这样的韭菜花酱不要卖了,不料摊主竟振振有词地说:“根本不臭,韭菜花酱就是这个味儿!”最可贵的是,我们的作者,一点也不掩饰她对这件事,这个女摊主的鄙视。妈妈对她说:“这个卖东西的就知道挣钱!”她当时没有吱声,但心里一直想着那个讨厌的老板娘。

新闻观察,毕竟是高一层次的写作,同学们能写到这个份上,应当说是很难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