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岂可辜负了这一抹清辉

(2009-06-23 09:56:42)
标签:

杂谈

                           

岂可辜负了这一抹清辉

                          岂可辜负了这一抹清辉

                                           

                                        韩石山

 

一个中国的杰出的知识女性,在碧海蓝天间,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感到亲近,感到震惊,也迎着她走过去,然而,不管她怎样不停地走着,也不管我们怎样不停地迎着她走着,我们永远也走不到她跟前。这不光是因为我们和她之间隔着时间的距离,还因为,我们和她之间隔着时代的文化的距离。

这是书中《碧海蓝天林徽因》中的两句话,也可以说是我几十年来,研读、书写现代文学人物的感触。让你振奋,也让你气短。他们已然走远了,然而他们的流风遗韵,却不时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有时温馨,有时痛楚,最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该是他们那飘逸而刚烈的风骨。你无法用此一时彼一时来宽慰自己,你只能自叹也自勉,昔时的明月仍朗照着今人,岂可辜负了这一抹清辉!

全书收文十四篇,写了十几个民国年间的文人,事前虽没有统一的规划,但我心中最为敬仰且迷醉的,是他们那清风朗月的品格,苍松劲竹的风骨,因此上,不管写的是什么样的人与事,或正或反,或迟或早,总要涉及这些关节处。至于文章翰藻,倒还在其次。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研究者,但我自认为是一个合格的欣赏者,也是一个不错的挑剔者。

需要特意说明的是,《梁实秋的私行》、《叶公超的脾气》等篇,前些年曾收入我的一本文学批评集子,这次拽了过来,不是为了聊充篇幅,主要还是为了拢成堆儿。毕竟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出这样一个集子的机会不是很多的。

这些文章,以篇数而论,大都写于六七年前,不能说多么早,此番重读,还是让人感慨不已。这才几年!那时的我,文笔多么的飘逸灵动,思绪多么的放荡飞扬,——往后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

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朋友,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心力。

是为序。

2009年3月3日于潺湲室

 

(本文是我为近作《民国文人风骨》写的序,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