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世上绝不会数你最聪明

(2007-02-08 14:00:40)

这世上绝不会数你最聪明

摄影/图博老总

 

 

                   这世上绝不会数你最聪明

 

    《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黄裳:爱书不能这么爱》,作者沈鹏年。当年是黄裳的朋友。黄以收回郑振铎先生出卖的《纫秋山馆行箧藏书》为名,借了沈一笔巨资(黄金、银元),实际上买书店里寄售的数种宋版书。书到手后,又不想还沈的钱。从解放前,直到解放后,数次以自己的书抵债,而拿出的书却是残书,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沈也只好忍了。几十年之后,黄的名声大震,不仅不感念当年朋友的请谊,反而恶语伤人。沈老忍无可忍,写了这篇长文揭露黄的丑行。文前,我加了这么一段按语。

 

 

 

编者按

本刊2006年第12期刊发了李镛先生的《唐弢的人品与文品》,是为沈鹏年先生鸣不平的。过后不久,就收到了沈先生的这个稿子,说的是黄裳先生在《纫秋山馆行箧藏书》一事上的所作所为。黄先生的声望,而今可谓如日中天。似乎继王元化先生之后,成了上海文化的一个牌子。看了这篇文章,联想到黄先生近年来收藏上的一些做法,我们不能不说,这个牌子难说多么高大光彩。要求当今的文化人像古代的圣贤那样高洁,那太难为他们了。但要求他们恪守中国普通人做人的道德底线,该不是奢求吧?黄先生在《纫秋山馆行箧藏书》一事上的做法,显然落到了这个底线之下。我们刊发此文,意在给当今的文化人提个醒儿:临财莫苟取,见了好书也莫要不择手段地攫取,尤其莫假了那么神圣的名义去取。这世上绝不会就数你最聪明。黄先生对此事若有辩白文章,寄来我们也会发表。再就是,此文原题是《黄裳的“心病”》,现在这个题名是我们拟的,副题仍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