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有一点空闲的时间,能够让我带着我的影迷去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段时间,佟心为你论坛的晓月姐经过实地考察,联系到一个贵州山村的小学,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以及所需要得到的帮助,论坛为这个活动开辟了专门的版块,希望能够与学校建立起长期的友谊关系。
在这里,我先初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帮助对象是贵州白眉村小学。
基本情况:白眉村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三穗县良上乡。从地图上看过去,靠近湖南省的边界。从北京坐火车23个小时到达贵州的玉屏,然后需要乘车1个小时从玉屏到三穗县,从县里再乘车1个小时到良上乡,从乡里乘车20分钟左右到白眉村。
白眉村是个少数民族的村寨,全村共有人口1200余人,240多户人家,99%是苗族。村里的大部分人只会说苗话。这个村庄坐落在山坳里,三个自然寨子(白眉,江乔,甘元),分散在山前山后。
这个村可以说是四面环山,只有一条人工修的石子路通向山外,连接到外面的主路,那条主路直到乡里。通向山外的石子路,是村里的村民,利用冬天农闲,一锹一镐挖出来的。他们十分质朴,吃苦耐劳。
这个村自然环境优美。
山上树木和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几乎100%,满眼郁郁葱葱,看不到裸露的土或石头,到处都是泉水,随便一处就能喝,水是甜的。
村子地处海拔
800米,空气清新湿润,全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气候宜人。
山坳中梯田星罗棋布,错落有至,单看景色真的象个世外桃源。
但是,这个村很穷,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村里70%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出去打工谋生。由于文化水平低,出外打工的人都只能打最低级的工,只够糊口,能寄回家的钱很少。所以无论是出外打工的,还是留在家里的老小,都是在维持温饱的水平。村里通了电,没有电视信号,主要的文化活动就是跳芦笙舞,对歌。
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去年香港某个社团捐建了小学教学楼,楼房外面很漂亮,里面十分简朴。整个小学共有六个年级,却只有一个正式的老师,兼任校长。
校长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姓吴,师专毕业。他不是本村人。吴校长只教6年级,其他几个年级,都是聘的临时老师,来自外村,早上来,晚上走。
不仅师资十分缺乏,孩子们的学习用具也十分缺乏、短缺,几乎没有一本课外读物。
校长和乡里、村里的领导,欢迎任何教育的支持,无论是给孩子们捐赠书籍,还是学习用具,或者学校的经费(全年共2418元,是学校最大一笔负担,校长每年为这笔钱发愁),包括来人短期支教。
关于支教,经过跟校长的商量,校长表示,来教什么都行,来几天都可以,因为他们渴望外面的人来,带给他们知识和信息,不光是给孩子,也给村民。
这是香港社团捐建的白眉村学校,很漂亮。站在前面穿条纹衫的就是吴校长。校长旁边站着的,是乡里的党委书记。
http://photo7.yupoo.com/20060709/013125_525411141.jpg
这就是其中一个教室。黑板是村民自己坎的木头,刷上黑漆。电视是外界捐赠的,但是因为没有信号,看不了,就是摆设。
http://photo7.yupoo.com/20060709/013123_316698159.jpg
白眉村村童。
http://photo7.yupoo.com/20060709/013934_534116056.jpg
http://photo7.yupoo.com/20060510/20060510230150_841342364.jpg
这就是寨子。都是木屋建筑。大部分很破旧。这些木屋还是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后),执行民族政策,政府把他们从深山里搬出来时给他们盖的,一直住到现在,50几年了。那里的人至今对毛主席充满了感情。
http://photo7.yupoo.com/20060510/20060510230150_558934417.jpg
我们第一次帮助行动时捐助图书。
捐助图书,是为了白眉村的教育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考虑到佟心多为年轻人,所以建议以捐赠大家用过的书籍为主。比如:
1。儿童或青少年的课外读物;
2。各种中小学生辅导材料;
3。普通故事书,小说,连环画,漫画,内容健康的杂志等;
要求:图书旧没关系,要干净整洁。
邮寄的地址如下(暂定,如以后有更改,再及时通知):
贵州省,三穗县,良上乡政府
李文昌(收)
邮编:556503
邮寄时最好注明“佟心为你----捐赠白眉村”。
邮寄按印刷品寄,这样邮资便宜。
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好的佟迷,也欢迎购买捐赠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
具体活动情况,请大家参照佟心为你论坛。http://bbs.tongdawei.net/index.asp?boardid=61&page=1
伸出我们的手,给需要的人们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