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注释

(2009-03-17 18:21:02)
标签: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

文化

分类: 旧体诗词及神味说理论

与李生论诗书 [唐]司空图①

    文之难,而诗(原有一“之”字,据《全唐文》删之。《唐文粹》作“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②。江岭③之南,凡足(原作“是”,依《全唐文》校改)资于适口者,若醯④,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⑤,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⑥以充饥而遽辍⑦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⑧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淳蓄、温雅,皆在其间矣⑨。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10。前辈诸(原作“编”,依《全唐文》校改)集,亦不专工于此,矧11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12?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13,亦为体之不备14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15,远而不尽16,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17耳。

    愚幼常自负,既久而逾觉缺然18。然亦有深造自得者。如早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销”。19又“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20。(原注:“上句云:‘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又“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聊”21。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盫,松凉夏健人”22。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23。得于江南,则有“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24。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25。又“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26。得于塞下,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27。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28。又“鲸鲵入海涸,魑魅棘林幽”29。得于道宫,则有“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幢高”30。得于夏景,则有“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31。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象,苔龛响木鱼”32。又“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33。得于郊园,则有“远陂春早渗,犹有水禽飞”34。(原注:“上句‘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35。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地,落叶穿破屋”36。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37。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38。又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39又“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40。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41。又“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42。(原注:“上句·‘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又“殷勤元旦日(原作日日,依《全唐文》校改),歌舞又明年”43。(原注:“上句·‘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皆不拘于一概也44

    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45,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46,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47,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48。勉旃49。某再拜。

(四部丛刊影旧钞本《司空表圣文集》卷二)

【注释】

①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西)人。唐末诗人,诗论家。唐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唐亡不食而死。有《司空图表圣文集》十卷,《诗集》三卷。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卓行传》皆有传。

②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味指韵味,与后面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思相同。司空图认为只有懂得味在于咸酸之外,才能真正得诗中三昧。评论诗歌也是如此。

③江岭———古代称长江与五岭(大庚、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之间的地区为江岭。

④醯(xī音希)———醋。

⑤鹾(cuó音嵯)———盐。

⑥华之人———即陕西华山一带的人,这里指代中原地区的人。

⑦遽辍———遽,遂,“也就”的意思。辍,停止,这里引申为足够的意思。

⑧醇美———醇,厚也。醇美,即醇厚之美。这里指各味调和出来的丰厚和美的味道。

⑨“诗贯六义”三句———六义,见《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是说,诗用六义,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等效用也便蕴含其中了。其中讽谕是诗的作用,后三者则是诗的情调。

10“直致所得”二句———直致所得,就是说,即景会心,自然写出,与钟嵘《诗品序》所谓“直寻”同义。格,是指作品的思想意蕴所表现出来的最高风貌,不同于“郊寒岛瘦”的那种仅“止于咸”、“止于酸”的单调之“味”。

11矧(shěn音审)———况且。

12“王右丞”三句———与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中“右丞、苏州趣味澄夐,若清风之出岫”,意思一样。王右丞,即王维,因官至尚书右丞而得名;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居官苏州刺史而得名。澄澹,指风格清深淡远。精致,指语言的精工。遒举,指笔力的挺拔,不粘滞。这里作者的意思是说,像王维、韦应物那样清深淡远的作品,自成一种风格,与笔力遒劲的作品一样,各擅其美,两不相妨。

13“贾浪仙诚有警句”五句———贾浪仙,即贾岛(779—843年),浪仙是他的字,范阳人。中唐后期诗人,专写五言律诗,以清苦僻涩为宗。警句,即如《文赋》中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相若,即以笔力挺拔的句子作为诗眼。意思殊馁,谓其作品内容不够充实,空虚无力。蹇涩,蹇碍,生涩也。附于蹇涩,方可致才,是说贾岛只有在追求生涩清苦的风格时,才能表现出他的才干来。

14体之不备———体,即上文所提到的“格”。不备,欠缺的意思。

15近而不浮———谓诗的形象真切鲜明,却不使人感到浮浅。

16远而不尽———指诗的境界深远,也指诗的意蕴深厚,在言外有不尽的余意。

17韵外之致———韵,指诗的语言。这句是说言外之意无穷。以上三句都是针对中唐以后诗坛上偏胜诗风来说的;即风格单一,意尽句中,难谈余味。司空图倡“韵外之致”,强调的是一种含蓄蕴藉、意在言外的风格。

18缺然———不足。

19“草嫩侵沙短”二句———见司空图诗《早春》。

20“人家寒食月”二句———全篇已佚。

21“雨微吟足思”二句———见其诗《下方》。

22“坡暖冬生盫”二句———同上。

23“川明虹照雨”二句———见其诗《华下送文浦》。

24“戍鼓和潮暗”二句———见其诗《寄永嘉崔道融》。

25“曲塘春尽雨”二句———见其诗《江行》。

26“夜短猿悲减”二句———全篇已佚。

27“马色经寒惨”二句———见其诗《塞上》。

28“骅骝思故第”二句———全篇已佚。

29“鲸鲵入海涸”二句———全篇已佚。

30“棋声花院闭”二句———全篇已佚。

31“地凉清鹤梦”二句———全篇已佚。

32“松日明金象”二句———见其诗《上陌梯寺怀旧僧》。

33“解吟僧亦俗”二句———见其诗《僧舍贻友》。

34“远陂春早渗”二句———见其诗《独望》。

35“晚妆留拜月”二句———全篇已佚。

36“孤萤出荒地”二句———见其诗《秋思》。

37“客来当意惬”二句———见其诗《长安赠王注》。

38“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二句———这是司空图对其五言诗句的自谦之语,意谓上面所列举的这些诗句,即便似乎不会认为近于浅陋枯槁,但是仍免不了会受到真正的大诗人的讥笑。滨,同“濒”,接近。

39“逃难人多分隙地”二句———见其诗《山中》。

40“得剑乍如添健仆”二句———见其诗《退栖》。

41“孤屿池痕春涨满”二句———见其诗《光居四年春戊月》句。

42“五更惆怅回孤枕”二句———见其诗《华上》。

43“殷勤元旦日”二句———见其诗《元日》。

44皆不拘于一概也———这句是与上段中“为体之不备也”相对提出来的。司空图列举的二十四联诗句,体裁上说,有“五言”、“七言”,还有“绝句”;从情调上说,有“寂寥”,有“惬适”等;从题材上说,又有“早春”、“山中”、“江南”、“塞下”……,这都说明了他所追求的并不局限于单一风格,单一题材,而是要兼蓄众味,涵包多体。

45本于诣极———诣,造诣。诣极,极高的造诣。此句是说,绝句是短小精悍的,要写好,就要求在诗歌创作上有极高的造诣。

46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这句话意思是说,不知道为什么会神韵天成,而它却自己已神韵天成了。这“神”是司空图所指的诗的最高境界,自然生动,浑然天成。

47时辈固有难色———时辈,同时代的诗人。固,固然。难色,为难的神色。此句谓同时代的诗人与李生的诗相比美,是困难的,即李生的诗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

48“倘复以全美为工”二句———倘,假如。复,再,加上。全美,语言精美,韵味深厚,即形式与内容全美。味外之旨,即情味之外的意旨,咀嚼不尽的诗味,与前文之“咸酸之外”、“韵外之致”意思相近。

49勉旃(zhān音沾)———勉,勉励。旃,助词,为“之焉”二字的合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