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好的,我为什么要跳槽?——从N年前一次专访说起的故事
(2018-03-04 17:46:40)
标签:
职场师至洁 |
分类: 职场 |
偶然在电脑中发现了这份N年前的专访,谢谢这位小记者朋友的关注!就贴在这里啦。
职场升值的黄金法则——专访国家职业指导师师至洁:
职业发展轨迹就好比一张地图,每一条分叉都可能通向不通的目的地,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在职场打拼多年的白领,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惑。在这个毕业生正式步入职业生涯的时刻,国家职业规划师、ChinaHR特聘职业指导专家、数字100市场副总裁师至洁老师借做客国内知名英语学习社区爱词霸网英语大讲堂之机,就职业规划与职场竞争力等相关职场与择业问题和广大网友展开热烈的讨论,并给出了专业而详细的解答。
师至洁老师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主修心理学,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做职业规划之前有着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背景。她曾先后在中国市场经济报社、北京晨报《人才周刊》、51JOB《人力资本》《中国民营经济》、《青年创业》<</span>科学投资>任首席记者、编辑部主任、专家型记者、主编等职务。并作为主力记者参加“两会”、香港回归、申奥、世纪之交等重要报道活动。曾获北京市《人才杯》新闻大赛一等奖。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师老师也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到底这位多才多艺的女人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她成功道路的故事呢?究竟她会为我们带来多少来自于职场上的秘籍呢?下面就跟着我走进这期大讲堂的,我会为大家一一揭秘……
什么是职业规划
访谈最初师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了一下什么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就像我们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职场也要有一个很系统的规划,比如很详细的规划到每一步,或者每一个时间段,我们职业能发展,能达到的某个目标。然后用我们的职业规划来完善我们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了解了自己的职场规划后,就要知道如何在职场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师老师为我们分析道,如果想提升竞争力,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设立一个三到五年内你在这家公司想达到的目标。之后用半年或者一年在这个岗位上做成什么样?而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做起来的。在提升职业场竞争力的过程中,内、外因素也很重要。外因是自我因素,而内因则是外界环境。从自我方面,我如果努力到位了,或者我们心态摆的比较健康,我们看问题比较客观,我们只是有一个很健康的职场的心理。外部因素上,就是我们公司的环境,工作的环境,这个环境当中善于沟通,或者是自己很能处理周围的关系。这是小的范围。大的范围是在所在的行业当中,外界突然有一些机遇或者环境能促使你在这本身能提升的因素能抓住,这也能提高你的竞争力。
大学生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
当主持人问到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和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师老师给我们举了两个她亲身经历的例子:
去年有两个大学生面试。第一个大学生告诉我说我可以来上班,但是我一周只能上四天班,月薪不能低于五千。我们回答他,希望你毕业之后,如果你有机会希望你过来我们再面谈。
第二个是大四的时候他想实习,找实习单位。他说,我实习我一个月工资不能低于一万。第一个学生是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是给我们推荐的学生,我们很想给他好机会,但是他的要求远远高于我们对他的要求。
所以这两类学生说明他们的心态问题。我觉得大学生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应该是你没有挑选工作的资本,你只有被挑选的资本。别人有权利,你没有权利。所以第一份工作,你对薪水不要期望太高,只要有企业让你去实习,你就可以抓住机会,而不是跟企业讲条件,或者讲待遇。
比如我们公司不接受大学生。为什么?我得让人力去带你,培养你。而且最简单的,你应届生到企业去实习,我还让人给你配一台电脑,你要占我一个工位,所以企业能接受你不错了。
怎样的简历才能让你得到面试机会
同时,师老师也给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些建议和撰写简历上的技巧,她说:对大三的学生来讲,在校期间该考的证拿到。并且可以主动担当一些社团组织学生会的工作,让企业知道你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这是将来的企业看重的。同时大三了还要去实习,比如找一些大企业实习,可以不要工资,只要给我机会。如果有心计的学生,在大三实习的时候还会和企业保持联系,这样会把实习机会变成就业的机会。大四已经面临实习了,而且还面临找工作。他在总结自己实习的经验基础上,要给自己备好的简历。因为我在招聘会上看到的简历是封面特别的漂亮,是艺术照。他求什么职位,他的求职意向没有。所以我经常跟他们说的是把你的意见说清楚,告诉企业,告诉招聘官,你们想面试什么职位。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大四的学生投简历常发生的问题,他们会把自己的QQ号,MSN放在简历下面。这个对企业没有用,企业不会加你的QQ,加你的MSN,这些一定要避免。
面对跳槽,如何才能越跳越高
面对处在疲软期,想跳槽的朋友们,师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首先,在跳槽前,你要自问一下,你跳过几次槽?你在哪几家企业得到重用?如果每次跳槽职位是越来越高。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困惑。我们常见的是一年跳一次槽。他还拿的是低薪,并且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他不清晰自己的目标。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大家先不着急跳槽,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改变目前单位的工作状况。甚至用一年时间在本单位做到核心或者是升职。说到这里师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在一家单位做了四年,竞争对手给她的薪水比现在高一倍半,当时我们给她的建议是,如果现在离职,现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用人非常的谨慎,会对你做背景调查。你是因为薪水高才去的,对方会不用你。所以这样跳槽得不偿失,两个都得不到。所以最后她接受建议就是,一年时间内做到公司的核心,业务的核心。她自然不离开了。
如何让老板主动给你加薪
跟老板提加薪是每个员工最难以启齿的一件事情,师老师告诉大家如何不开口,老板就加薪的秘籍。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很长,没有创造很大的价值,老板凭什么给你加薪。所以当提加薪的时候,你可以拿着自己的业绩说,我为企业做了什么。目前我做的这些在职场上,如果招聘同样的人,他做的这些,我的待遇是低于他的,因为我的市场价值有了,如果新招人的话,他做不到我现在这样的成绩。这样老板才会考虑。就是拿出成绩。
大学生创业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面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师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她的一段创业经历。我03年的时候曾经创过业,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资源可以用。其实你真正创业的时候,你不能被他人利用了,这样你资源就没有,等于零。她总结了几点创业时需要更加注意的问题。第一个不要把自己的资源当资源。第二个不能仓促创业,要做好准备。而且这个创业准备和我们做职业规划准备不一样,还要细,要考虑方方面面。当你创业的时候,要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来自方方面面,是远远想不到的。
如何衡量所学专业与自身兴趣在工作中的权重
在网友提问环节我们不难看到,更多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大学所学专业和自己本身兴趣在寻找工作中说占据的分量和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如何做好职场规划?就这两方面问题,师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怎么处理专业、兴趣及适合做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很多刚毕业的求职者都会有这个想法,想着怎么平衡?想三者兼顾。如果是应届生,我想问的是他能做什么?他三个都兼顾不了。如果已经是职场的并且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他可以跟着专业走。如果资历再深一些,比如说我可以跟着兴趣走。我喜欢做的事我要做,这有差别。对应届生这三种都不具备。因为每个人阶段不一样。刚工作的阶段,我没有权利挑的时候,我只能先做好。当我有一定积累,我可以凭借我的专业让身价增值。如果做几年以后,你没有上升空间了,这个时候要看你的兴趣。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先利用上,能和自己专业结合的更好,如果不能结合的在工作当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是最好的。有一位网友说,她是本科生电子工程专业,快毕业了,她现在很迷茫,因为她对专业不感兴趣。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对求职失去信心。师老师分析到,首先她读这个专业肯定但是的从众心理,或者当时这个专业比较热,觉得毕业以后找到好工作。其实对她来讲这个专业也挺好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去尝试,女孩下到企业做一般的员工,甚至客服文员,从低层做起。她对工作的流程也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对工作不必绝望,现在把劣势换成优势也可以,虽然专业不是那么热了,但是还有机会。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就大学生如何做到职业规划这点,师老师说:第一步先要把自己的期望值降低,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如何检验自己的身价呢?首先你要先问问自己,你现在的竞争力有多少?你要涉足的行业,你的重要度是多少?或者是你能为这个行业做多少贡献?你能为这个行业带来多少价值?这是检验你身价的重要砝码。师老师也跟我们分享了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经历。当时是刚毕业,这个老板面试的时候,问我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你能做什么?我说我什么都能做,其实我什么都不会做。第二是到公司想做什么?我说你把公司最难办的交给我做。第三是你能做好吗?我说也许做不好,但是我会努力。我被录取了。
我到公司之后,我不会接电话,也不懂怎么接,也不会看电脑,什么都不会。老板一点一点教我,可以说这个老板是我职场当中第一个伯乐,我后来做了他的助理,我在这家公司做了四年。后来觉得我不应该在小公司长期做下去,我希望有更大的舞台,也就是“我很想出去看看”。所以有一次中央级媒体招聘会我去了,当时里边招聘一千个人,从里边筛选三个人,我是第一个被录取的。当时我只是开了两次会,也没去上班,就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不能不辞了,毕竟刚毕业之后,我在职场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去的。他允许我给我机会,我就说不出来辞职。跳槽其实不是工资的问题,而是是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平台。
总结
这次访谈大家都受益匪浅,师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一路走来的心得。也是这些心得铸就了她今天的成绩。最后,师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格言,“没有任何借口”。对现在的职场人,对应届生,你现在去求职,求职之后做到目前的工作,你没有任何理由,只能做好。对于职场人,你也没有任何的理由,你只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