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稿:绿色食品在中国

(2014-04-03 20:25:09)
标签:

特稿

基础建设

意义

增长率

合作社

健康

分类: 健康

从倡导到发展,从发展到加速,从国内到国际,伴随着国家经济地位世界级的提升,中国的绿色食品也正以产业化模式迅速发展。23年的历程中,绿色食品产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增长势头,不断引领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绿色食品在中国

本刊记者  师至洁

23年来,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农业建设的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对

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绿色食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概念到一个标志,从一个标志到一个产品,从一个产品到一个产业,开创了一片新领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获得了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需求催生的绿色食品行业

地球环境的不断变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对自身生存产生着愈来愈明确的关注。崇尚健康、追求简单、信仰健康的生活质量成了地球人最一致的追求。其实,这种由生存意识而引发的需求意识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实现了粮食的丰产,农用化学物质通过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残留,造成有毒物质积聚,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最终损害人体的健康。

在环境严重污染的事实面前,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并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由此,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新的农业革命。许多发达国家相继生产开发生态食品或有机食品。

 在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环境污染、提倡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没有公害的食品时,我国正在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工业废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积聚、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在作物的果实中。直到1989年,农业部在研究制定农业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规划和2000年设想时,经过审慎的考虑,提出发展绿色产品的概念。

于是, 在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同时设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开始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接触。

 1996年在参照有机食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出台《绿色食品推荐生产资料暂行办法》及农药、肥料实施细则,同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进行规范管理, 逐步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框架, 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绿色食品标准的提出,为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也因此,基于规范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这对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不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也为随后各地绿色食品的界定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依据。

23年的发展,成绩显著

我国食品工业承担着为13亿人口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食品的重任,多年来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健康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各地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纷纷发掘自身的优势,关注农业经济的价值,让食品工程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迅速发展。部分地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把发展绿色食品放在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努力创造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条件

地域上,战略引导发展,政策保驾护航安徽省出台的“十二五”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品牌化”,到2015年,绿色食品企业达到550家,产品总数达到1800个,绿色食品产地监控面积超过2600万亩。5年内将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重点推进一批基地开展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江西省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则提出,到2015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绿色生产资料总数超过2800个,生产企业680家,绿色食品加工能力将达到1500万吨。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黑龙江省,“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将坚持“打绿色特色牌,走精深加工路”,通过推动绿色食品产业“三个加速”、“一个跨越”,努力使其成为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一体的低碳型优势产业,实现黑龙江由绿色食品大省向绿色食品强省跨越。到2015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要发展到8000万亩,实物总量发展到4100万吨,总产值实现1550亿元。除此之外,很多直辖市也都在绿色食品工程上启动着各种独具优势的政策支持。

规模上,认证企业成倍递增,品类日益齐全:据统计,1990年至2012年,绿色食品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规模持续扩大。截止到2012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614家,产品6196个,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6862家,产品总数17125个,分别比2011年增长3.6%和1.8%。认证有机食品企业685家,产品2762个,其中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家境外企业。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573个,种植面积1.37亿亩,总产量8041万吨,基地对接企业达1607家,带动农户1995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亿元以上。绿色食品的产品结构,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包括农林及加工产品、畜禽类产品、水产类产品、饮品类产品等四大类57个小类,覆盖了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1000多个品种。同时,经检查验收,“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也增加到8个。

此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1家,占国家级龙头企业总数的29.3%;获得认证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147家,占省级龙头企业总数的13.1%。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118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2675个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17.2%和15.6%,成为绿色食品发展的新兴主体。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己建立一批专业营销网络,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

品牌上,从国内到国外,影响力不断攀升: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已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分别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世界知识产权局等1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注册。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等国家的4个企业的9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使用我国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国内,据调查目前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超过80%,信任度超过70%。绿色食品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型超市、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商家的“新卖点”和农产品出口的新的增长点。

绿色食品立足于打造精品、满足高端需求、服务出口贸易,严格执行既定的行业标准体系不仅奠定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发展水平树立了新标杆,同时也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抢占了制高点,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说,如此坚挺的基础,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形成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惊人的市场前景正在显现

从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以来,中国绿色食品 事业已经经历了23年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又可分为个阶段: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 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 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助国家经济地位国际化推进。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年)1990 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 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 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组织。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1995年1996年新增产品数量分别是263289,增长率为9.9%。(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1995 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 1996 年扩大到3200万亩,相比增长88.2%。(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1996年产量达到360万吨,比之前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4)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与1995年相比,1996年粮油类产品比重上升53.3%, 水产类产品上升35.3%,饮料类产品上升20.8%,畜禽蛋奶类产品上升12. 4%。(5)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 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 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

第四阶段: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中国,已不仅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2010年前后初步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经使中国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并促进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当前,中国发展绿色食品意义重大:在国内,既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提高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同时还可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国际上,利用我国地缘优势和独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地位进一步攀升,早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梦。

 

 

 

 

 

 

特稿:绿色食品在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