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心理咨询师宋体高峰体验他人校园 |
分类: 心理咨询 |
成为心理咨询师,你准备好了吗?。有了证书就能从事心理咨询吗,心理咨询能养活自己吗?入行多年的心理咨询师麦田曾向将要入行的准心理咨询师们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麦田表示,想做心理咨询师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什么原因或动机让你想要跨入这个行业?你对这个行业了解多少?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什么期待?你是否的确适合加入?想要加入需要经过哪些程序?之后又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一、你是否真正了解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近几年,电视栏目中有关心理咨询的内容日渐增多,心理类图书也网上网下全线热销,原来深居校宅的专家教授们也开始抛头露面风光无限,去年的地震,今年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的还有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更多的人身心疲惫。心理咨询,离我们越来越近,不论是去咨询别人还是被别人咨询,都显得那么充分必要。
有很多资料可以去查,网络时代,最不需大动干戈最觉着大快人心的就是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你可以知道,国外平均一万人中有多少心理咨询师,中国是多少,按国外标准,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的市场还有多大的缺口,按照国外的心理咨询师的收入即使再打个折扣,中国的一个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收入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而且,还沾着些时尚,而且,还越老越吃香,是个永远不会退休的职业。想想真的是“钱”景无量、一“本”万利啊。
因着希望,因着勇敢,从2001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文、2002年7月开办首期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试点,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很多的先驱趟过那条尚未清晰的河流,河的对岸有着怎样的风景?
――在有执照的心理咨询师当中,真正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不到10%,就业率不容乐观。
――真正通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个人收入达到当地基本收入水平的人不到10%。
――真正赢利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到10%。
原因有很多,下述的只是其中的部分:
中国的文化特别提倡内敛,对心理疾病讳如莫深。心理有问题并不等于要咨询。
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属于私人开业,没有政府和大的财团做后盾,纯粹商业化市场运作,独立面对生存与竞争。
国人的心理咨询费用不属于任何医保或商业保险的范围,需要来访者自己买单。
二、走近专职心理咨询师的生活――心理咨询师典型的一天
在私人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里,你的生存是以小时计价来出售时间。
在咨询室里,等到预约好的来访者,倾听他谈他的困惑,看他在完全陌生的你面前坦露他内心最隐密的苦衷,真诚地倾听,温暖地共情,无条件地接纳,按照自己喜欢的习惯的那种门派风格来处理问题……
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窥探一个又一个隐密的灵魂,过一种充满好奇心的生活,在他人最脆弱最敏感的时刻与他们分享亲密和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感觉到你的努力已经使他人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影响他人的生活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因为他人需要的知识、并做他人羡慕的事情而享有控制感,不断受到刺激和挑战面对你自己未解决的问题,并增强你对于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反省和沉思,发明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你的快乐和满足感也会增长,当你日臻成熟,或许可以体会到那种宁静平和及高峰体验般的幸福感…
小小的斗室内风起云涌,惊涛骇浪,气象万千,来访者把他们面临的人生难题一个又一个地抛给了你,你有可能被痛苦的巨浪淹没,有可能被情绪的垃圾塞满,有可能被供成救世主前一分钟自恋后一分钟被责难,有可能黔驴技穷,也有可能不堪负重,当来访者打来电话取消预约时你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没有预约的咨询时你可以整理个案记录,有可能无事可做,或者被来访者充塞的垃圾需要自己处理或付费督导,你未解决的问题把你卡住了需要你自己去寻找成长的途径,你的技术需要提高而要去学习去参加培训,你的收入不足以养活自己需要做另外的事情来赚钱,去搞讲课讲座或去撰稿?不得而知。
或者因此,你不可能考虑专职,只是挂在某个机构下兼职,用你主职的收入,使你逐渐地进入这个未来也许可能一定会阳光灿烂的行业。
(摘自<如何成为金牌心理咨询师>第六章